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顾云昌谈房价问题实录(3)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7月30日 10:54  新华网

  [顾云昌]但是也有一种观点提出要收紧对房地产的投资,收紧开发商的投资,使开发商像去年冬天一样,没钱了,不得不降价。看起来有道理,这种思路可不可行?今年总理政府报告提出三个稳,要稳定市场预期可行性、稳定房地产投资、推动房地产平稳较快发展。核心是要稳定投资。因为投资增加是宏观经济层面需要,我觉得这个说法跟中央稳定投资方面有点差异。实际上市场供求关系是这样决定的,就是说由供应者决定供应的数量,投资多、土地多、供应量多。反过来,买房者决定需求量,如果需求量旺,供求两旺,如果开发商的投资需求被遏制了,它的投入量就少了,会产生供应量供不应求。反过来需求这边大量的个人按揭抵押贷款,导致需求很旺,进一步供不应求,导致房价上涨。所以我个人观点是加大供应、加大投资、加大土地的投入,使供应量很充足。[07-30 09:52]

  [顾云昌]同时“虚火”要控制,因为现在房子是明显供不应求。今年上半年,竣工的量供不上销售的量,必然导致房价上升。所以从土地供应、房屋供应进一步加大量,这边控制虚火,这样才能使整个房价得到控制。现在宏观政策层面,不是控制投资规模,而是扩大投资规模。现在的情况是允许并且希望房地产投资增大,投资增大,供应量增大,恰恰可以平抑供求关系。过去几年宏观经济层面不支撑加大供应量,固定资产进一步膨胀,所以只有控制需求来控制房价,当然起到作用。但是现在情况下和前几年不一样,一方面控制需求的“虚火”,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加大供应量,平抑房价,才能使后面的房价保持平稳的发展。[07-30 09:53]

  [顾云昌]具体来看,各个城市不一样,比如一些中小城市,现在总的看希望房地产市场进一步热起来,拉动需求,增加销售,供应也比较充分,供求关系保持平衡,大部分房地产市场房价还是平稳的,不会出现很大的房价上涨情形。但是这些热点城市怎么办?无非就是千方百计的加大供应量,比如说北京市现在卖地,尽管现在卖地是两年以后才能供应市场,但是从卖地的供应量会给人们一种预期,未来的供应量是多的,如果不着急买房,土地供应多了,房屋供应多了,房价就平稳了。[07-30 09:55]

  [顾云昌]同时对中央的二套房政策一定要严格执行。还有就是在整个市场当中,要营造一种气氛:其实房地产市场不可能价格永远往上走,尽管北京的购买力不光是北京当地人支撑,上海的购买力不光是靠当地的购买力支撑,但是有一定的限度,如果房价一路攀升,到一定程度总是要回落的。房价涨的越快越高,销售就会越抑制,也会影响房地产市场整个的平稳。所以全社会要达成共识,要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07-30 09:55]

  [顾云昌]从总体来说,房价已经走出谷底,房价平稳上升的势头是主调。少数城市房价这两年还会出现快速增长,但是这种快速增长的势头也不会太持久,因为房价涨到一定程度,比如有的房价已经接近或者已经超过历史的峰值。房价超过了老百姓的收入增长,肯定会对我们下一步的购买力有影响。在热点城市,在三季度房价还会往上走,但是在整个宏观政策出台以后,如果房价持续往上走,那个别城市房地产价格就比较严重了。[07-30 09:59]

  [顾云昌]去年在4季度的时候,有人问我房价是不是见底了?我说房价离底不远了,像股市一样,1600多点是一个底。我一直鼓励大家买房子要反周期,国家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是反周期的,市场热的时候调冷,市场冷的时候调热。我们买房者也应该反周期,大家都在哄抢的时候你千万别去买,越抢越高,但是没人买房的时候恰恰是买房的好时候,但那时候你一定要有钱。[07-30 10:00]

  [主持人]你认为大家在疯抢?[07-30 10:00]

  [顾云昌]哄抢是在少数城市、热点城市,不是说所有都在哄抢。更多的时候还是市场比较平稳。对许多城市来说,现在是买房的好时候,尽管买房的价格不像春节前那么便宜,现在往上走,但是走的速度不快。像北京、上海这些热点城市也没有到峰值。[07-30 10:01]

  [顾云昌]第二,看你为什么买房。我们发现,自住需求,特别是刚性需求和投资需求目的是不一样的。自住需求、刚性需求,有人说是得了“恐高症”。投资一族是追涨族。房地产市场有两个属性,一个是投资需求,一个是消费需求,完全是消费需求用的,当然希望房价越低越好,当然买了以后也希望房价不要往下掉。作为需求者,比如刚性需求,结婚用房,那你还等什么。在我看来,房地产市场短期内会有跌和涨的周期,但是从总体来看,中国未来的房价还是往上走的,随着我们的收入增长,房价会不断的上涨,当然房价的上涨和收入增长是同样的曲线,我们希望房价上涨比收入上涨慢一点。[07-30 10:04]

  [顾云昌]对自住者来说,自己认为合适的,量力而行,不要买的房子太大,真正成为房奴了,降低生活质量也没有必要。对投资者来说,你投资是为了出租还是为了保值增值,那他们自己会考虑。这里面也是有风险的,特别是要考虑到房价不断上涨过程中,一旦形成泡沫,泡沫破灭要承担风险。其实更多的还是自己买来住,从今年下半年来看,房价下降的可能性不大,通货膨胀的压力、流动力过剩了,房价下降的可能性更不大。从长远来说,房价还是往上走的。我的观点还是该出手还是要出手,量力而行。[07-30 10:04]

  [主持人]中国的人口多,地是有限的,所以这种房价不可能不高,这种看法性是否理性?[07-30 10:04]

  [顾云昌]我的判断,过去的房地产市场一直是“钱松地紧”。尽管2004年到2007年货币政策不宽松,但是进入楼市,支持个人买房的钱一直是松的。所谓钱松表现出来的是需求者的钱很松。反过来地紧,面对旺盛的需求,土地供应很紧张,这是国情决定的,人多地少。就是有许多土地批出去了,为什么没有进入市场?拆迁拆不动,在征地过程中有许多资金问题、拆迁问题,实际上房地产市场能够进入市场盖房子的土地并不很充裕,再加上整个房地产供不应求,少数开发商还悟盘惜售,导致整个市场供应量的不足。所以我一直呼吁,从供应方面多动动脑筋。过去在抑制需求方面一直很有成效,但是在供应方面多动动脑筋,两者结合起来,真正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供略大于求的市场,而不是过去几年一直出现的供不应求的市场,这样才能使房价保持平稳,而不是快速上涨。[07-30 10:07]

  [主持人]房地产业对于拉动中国经济的作用很大。对于老百姓来说,渡过危机,为了中国的经济,我们是不是就要忍受这样高的房价呢?[07-30 10:07]

  [顾云昌]大家都在说房价收入比,应该看到一些大城市、特大城市房价收入比是偏高的,但是在很多中小城市房价收入比不高,是在合理的区间。我要告诉大家,全世界的大城市房价收入比都是很高的,不可能像有些朋友算的那样4—6倍。我的意思就是谁来买房的问题?我们看到相当多的低收入家庭现在有了国家提供的住房保障,就是大城市房价是不可能降下来的,那怎么办?大城市、特大城市里要加大住房保障,就是保障房的比例在各个城市是不一样的,在县里面可能是3%—5%就够了,在北京可能要10%、20%,甚至30%都有可能。我们的房价既是一种耐用消费品,又是生活必需品,所以许多国家都有住房保障,现在我们国家也实施住房保障。也就是说在特大城市、热点城市房价稍微高的地方,只有通过住房保障来实现他们的住房梦。[07-30 10:09]

  [顾云昌]第二,我们发现光是现在的经济适用性住房和廉租房还不够,现在政策是面向低收入家庭,而现在恰恰需要住房的人是夹心层,他可能纳入不到低收入人群的范畴,但是买商品房又买不起。还有外来的,比如北京叫“北漂”,现在不可能把保障房扩散到所有在北京工作的人,只能保住持有本地户口的人群,所以这些夹心层的问题是一个重点。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既要想办法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还要对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多动动脑筋。比如北京实行限价房。[07-30 10:13]

  [顾云昌]我主张各地政府应该因地制宜,根据能够全面覆盖不同收入家庭的政策好好制定、好好研究、好好实施,不至于房价一直涨,所有中低收入家庭永远跟不上,那就成为社会问题了,所以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市场化加保障性。其实中国老百姓83%的家庭是拥有自有住房的,没有自有住房的人只有百分之十几。这些家庭已经有住房了,无非是下一步的改善问题。[07-30 10:13]

  [主持人]国家一直在调控分界线政策,您认为前一段时间调控的情况怎么样?下一阶段政府政策调控的趋势会是什么样的?[07-30 10:13]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