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5月06日 16:10  中国人民银行网站

  第一部分货币信贷概况

  2009年第一季度,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贷款快速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贷款利率继续下降,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继续加大。

  一、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

  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53.1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3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7.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余额为17.7万亿元,同比增长17.0%,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2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8.0个百分点。流通中现金M0余额为3.4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0.3个百分点。第一季度现金净回笼473亿元,同比多回笼785亿元。

  第一季度,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呈持续上升态势,主要是由于同期贷款快速增长。其中,狭义货币供应量增速逐月明显加快,3月末增速已恢复到2008年6月前的水平,比上月提高6.4个百分点,反映出近期各项宏观政策提振作用初步显现,经济活跃度有所提高。

  二、金融机构存款增速上升

  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含外资金融机构,下同)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9.5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7万亿元,同比多增3.1万亿元。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52.3万亿元,同比增长25.7%,增速比上年同期高8.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5.6万亿元,同比多增3.0万亿元;外汇存款余额为2 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8.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34.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5亿美元,同比多增130亿美元。

  从人民币存款的部门分布和期限看,居民户存款和非金融性公司存款保持较高增速,企业活期存款增长加快。3月末,金融机构居民户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4.7万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1.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非金融性公司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4.6万亿元,同比增长27.0%,增速比上年同期高4.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9万亿元,同比多增2.4万亿元。第一季度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多增1.0万亿元,其中3月份同比多增7 994亿元,表明企业资金状况明显改善,支付能力相应增强,反映第一季度企业生产经营有所恢复,也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经济趋势有上升潜能。3月末,受财政收入下降、支出增加影响,财政存款余额为1.7万亿元,同比下降24.7%,比年初减少882亿元,同比多减5 890亿元。

  三、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快速增长

  3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7.0%,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高10.7个和9.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5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5.0万亿元,同比增长29.8%,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5.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多增3.2万亿元。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利率水平降低,对信贷供需双方都起到刺激作用。且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较高,不良贷款率较低,盈利状况较好,具备较强的信贷扩张能力。此外,商业银行积极主动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提高信贷审批效率,明显加大了对扩大内需项目的支持力度。分机构看,国有商业银行信贷份额有所上升。第一季度,国有商业银行新增贷款占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比重为50.5%,比上年第四季度提高12.7个百分点。3月末外汇贷款余额为2 352亿美元,同比下降11.7%,增速比上年同期大幅回落68.6个百分点,比年初减少85亿美元,同比少增573亿美元,这与上年同期基数较高有关,也受外贸出口下滑、贸易融资渠道不畅和美元走强等因素影响。

  从人民币贷款的投向看,居民户贷款增长稳步回升,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明显加快。3月末,居民户贷款同比增长16.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8.7个百分点,比上年末高3.2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 223亿元,同比多增1 817亿元。其中,居民户消费性贷款比年初增加2 027亿元,同比多增787亿元,为2008年以来首次季度出现多增,反映了近期住房、汽车销量回升的特点。居民户经营性贷款比年初增加2 196亿元,同比多增1 030亿元。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同比增长32.9%,增速比上年同期高20.4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2万亿元,同比多增3.1万亿元。主要是票据融资和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其中,票据融资同比多增1.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1.0万亿元。

  人民币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1。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投向基础设施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分别为8 948亿元和2 207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1%和12.4%,比上年同期分别高9.9个和7.9个百分点;用于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 006亿元和1 414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别低8.7个和4.3个百分点。

  专栏 1 贷款增长情况分析

  2009年以来,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快速增长,第一季度新增4.6万亿元。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投放较多。第一季度中长期贷款增加1.9万亿元,同比多增1.1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40.7%,延续了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项目投资类中长期贷款多的特点。票据融资增加1.5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32.3%。其中,3月份票据融资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19.5%,分别比1月和2月下降19.0个和26.0个百分点。短期贷款增加1.2万亿元,同比多增5 828亿元,占各项贷款的比重为26.3%,较上年第四季度提高4.4个百分点。主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中,大部分行业贷款保持同比多增。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第一季度新增贷款分别同比多增3779亿元、2304亿元和1895亿元。

  各类贷款快速增长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政策的落实,满足项目建设信贷资金需求。随着投资项目陆续启动,为投资项目配套的中长期贷款相应增加,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得到有力体现。金融机构也保持了必要的风险防范意识,对贷款项目的还款来源、收益及担保等方面积极开展调查,合理把握好保增长和防风险之间的关系。票据融资的增长有利于加大对企业的融资支持。从支付环节看,商业汇票的签发、背书转让,既推迟出票人(付款人)的付款日期,节约其财务费用,又可衔接产销关系,降低企业产成品和应收账款资金占用,还可为供货方(收款人)提供成本较低、便利快捷的融资工具。从投向看,票据资金主要投向实体经济中贸易相对活跃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等下游企业,在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以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替代,票据的承兑、转让和贴现同样可以满足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求,如综合考虑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第一季度企业流动资金总体上保持较快增长势头。

  当前,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仍需加强。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小企业有效贷款需求和融资能力有所下降;加之由于贷款成本、承担的风险和责任等方面存在差异,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将贷款投向大型项目或大型企业,而对中小企业贷款则较为谨慎,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贷款的增长。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吸纳就业和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中小企业增加信贷投放也能为商业银行提供新的盈利增长点。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积极拓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选择客户资源丰富的地区成立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专业支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单独设置考核指标,根据中小企业风险特征和信贷需求推出相应信贷产品等。这些措施的效果未来将会逐步显现。当然,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问题,还需要在金融机构体系、多层次融资渠道、财税支持、信用体系和担保机制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信贷增长的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快速增长的货币信贷与相对缓慢的实体经济存在反差,有一定合理性,但也要防止经济波动加大的风险和不良贷款反弹风险。同时,我国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若只有“保”没有“压”,经济结构调整速度可能放慢,应坚持“有保有压”,把扩内需与调结构更好地结合起来。此外,近期银行贷款集中于政府项目,虽有利于较快拉动投资,但也要合理评估地方政府的负债能力,并观察分析对社会投资的带动效果。

  总体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特殊环境下,近期我国货币信贷适度较快增长利大于弊,是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体现,有利于稳定金融市场,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也要看到,3月份贷款猛增一定程度上也受到商业银行季末考核等因素影响,有“冲时点”的成分。4月份以至未来几个月,金融机构和企业都需要一段时间“消化”。下一阶段如果国际金融危机继续深化,则信贷仍需要一定力度的增长。同时,在继续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过程中,要加强引导金融机构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防范由于信贷结构问题可能引发的风险。要进一步加大对创新能力强、产业前景好、有订单、有利于带动就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信贷投放,继续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四、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4 945亿元,同比增长19.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6.1个百分点。3月末货币乘数为4.27,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高0.21和0.59,表明近期货币扩张能力有所上升。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2.28%,比上年同期高0.27个百分点。其中,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为2.53%,股份制商业银行为0.49%,农村信用社为4.58%。

  五、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降

  2009年以来,受降息和贷款同业竞争驱使,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行。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6%,比年初下降0.80个百分点,比2008年8月降息前下降2.63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70%,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1.88%,比年初分别下降0.53个和1.01个百分点,比降息前分别下降2.16个和4.02个百分点。受扩大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浮幅度政策影响,降息以来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幅度大于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3月份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5%。

  执行利率上浮的贷款比重明显下降。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实行利率上浮的占比为36.43%,比年初下降7.88个百分点;实行利率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分别为28.39%和35.18%,比年初分别上升2.82个和5.06个百分点。

  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大幅下降。3月份,境内美元活期、3个月以内存款利率分别为0.15%和0.55%,较年初分别下降0.70个和0.66个百分点;3月份,境内外币贷款受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走低影响,3个月以内和3(含)-6个月贷款利率分别为2.23%、2.44%,较年初分别下降1.42个和1.57个百分点。

  六、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2009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359元,比2008年末贬值13个基点,贬值幅度为0.02%;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兑9.0323元人民币、100日元兑6.9630元人民币,分别比2008年末升值6.94%和8.65%。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09年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欧元和日元汇率分别累计升值21.07%、10.87%和4.92%。

  人民币汇率有贬有升,双向浮动。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8293元,最低为6.8399元,最大单日升值幅度为0.07%(50个基点),最大单日贬值幅度为0.04%(27个基点),57个交易日中24个交易日升值、33个交易日贬值。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