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当私人财富被摧毁之后:新财富是如何炼成的(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2:09  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衰退的时候,应该比较看中这几点。PB(市净率),大家不再看E(Earnings,盈利)了,觉得E吃不准。比如说,如果整个市场或者说某个的公司历史上最低的时候PB曾达到0.5倍,或者是0.45倍,而现在也在0.5倍上下,那么你可以说差不多到底了。另外,如果是熊市的话,大家会比较注意看他的分红,分红高的公司你获得的回报会高一些。

  而牛市的话,E会比较重要一点,大家对盈利增长会比较重视,比如,这个公司的盈利是以30%的速度增长,相对于一个以20%增长,那它的吸引力就要好很多;如果增长率达到40%以上甚至50%的话,就更好。

  整个这个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估值体系转换的过程,在这个转换过程中,应该考量的是,当情况有变的时候,你觉得哪一个公司最容易受到冲击?明明是同样一个公司,在不同的时期,估值甚至能够出现90%以上的差距。

  《21世纪》:这是否意味着估值是没有根本性的坐标?

  唐志刚:应该说是,在不同的时期估值体系会有不同的变动。经过这几轮以后,我觉得看公司估值没有太大意义,如果有一点意义的话,那这个意义在哪里?是说,估值只有在出现极端的情况下才有意义。

  就跟巴非特一样,比如说巴菲特曾在1960年代发现一个公司可以投资,这个公司当时的PE才两倍,每年的分红收益率就有60%以上,也就是说,他投了这个公司,三年分红就能回本,后面就算送的了。这实际上就是一个DCF(现金流折现)计算的方法,如果他这样子计算下来认为是值得投资的,我觉得就不用很担心。

  实际上今年10月底、11月初的时候,我也说过这个可以买,那个可以买,跟上面的道理是一样的。有些公司,分红分两年,就回本了,剩下来全是送给你的,跌到这个程度了。所以我为什么觉得10600点不太可能突破了,因为当时太离谱了,你都不说一个公司,光三年的分红就把股价给覆盖了,哪有这么好的事?当时好多公司都这样。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