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社保新机会:构建“发展型”社会保障体系(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0日 01:00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陈善哲 王世玲 北京报道

  何平:“发展型”社会福利政策的第一个原则,是要向民众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这一点对贫困家庭子女尤为重要,可以防止贫困的遗传。

  第二,从进入劳动年龄的青年人,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入手,提升他们的就业和创业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寻求就业岗位,稳定就业,防止对家庭和社会的过度依赖。

  第三,社会福利政策必须树立就业优先的理念。要把扩大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放在首位。不能采用保障强度过高的政策,以免加剧企业负担,从而减少就业岗位。我们现在很多政策都是根据大企业的特点制定的,没有考虑中小企业的承受能力。

  第四,在社会福利制度模式的选择上,缴费性的社会保险和免费性的福利项目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要形成政府、单位、个人共同承担责任的机制。这几年我们免费性福利项目发展的要多一点,但是我们还是要以缴费性项目为主。筹资机制要以单位和个人缴费为主、以财政补贴为辅,但是财政也要慢慢加大投入来解决这些问题。

  第五,在社会保险制度设计和运行中,对于缴费性社会保险,要强化缴费义务与支付待遇权利的对应关系。要把单位和个人的缴费和个人的待遇挂钩,防范个人逃避缴费义务的道德风险。

  渐进式完善社保体系

  《21世纪》:人保部原计划在年底出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的有关政策安排。但是也有人质疑这种“碎片化”的改革思路,认为应该着力建设全国统一的社保体系。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何平:我们要客观地看待具体的制度设计。我们现在是在健全制度的阶段,要为所有的人建立社保制度。这就涉及和原有制度衔接的问题。

  为了实现2020年人人都能享受社会保障的目标,我们的首要工作就是建立全覆盖的制度。当制度建立起来后,我们发现并非所有的人都能进入这个制度。比如说城镇职工这一块,现在差不多有一半的人还没进入这个体系,其中的大部分都是灵活就业人员或者小企业的职工。

  为什么进不来?因为原来的缴费水平太高了。所以第二步,要让这部分人进来,就要有针对性的政策,也就是说要降低门槛,降低费率,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更要考虑降低社保的费率。第三步,当我们建立了基本制度,并且所有的人都覆盖之后,我们再慢慢提高待遇水平。

  基于这些原则,针对不同的群体,我们要有不同的对策。我们的基本思路是,要求所有具备劳动能力、有收入的人群都参加社会保险,而且按照他们可以承受的标准缴费。以后一旦发生生老病死,他们就可以在保险的范围里享受待遇。这是主体制度。但是无论什么时候,穷人永远存在,或者是没有稳定的职业,或者是一些老人、孩子,这些群体需要通过福利性的制度解决保障问题,因为他们没钱缴费。今后在这两个层次上都会有制度性的安排。

  《21世纪》:为了达到您说的这些目标,我们国家目前的几大社会保险的种类应该遵循什么样的改革路径?

  何平:基于上述想法,养老保险的主体制度就是参保制度,最终能够让城镇、农村的劳动者参加同一个保险。目前,城镇职工已经参加了养老保险,但是费率太高,接下去我们就要适当地降低费率。农村劳动者目前没有养老保险制度,刚开始着手建立,起点肯定是比较低的,而且需要财政的大量投入。对于之前没有参加保险的老人,要给他们发放福利性质的老年补贴。现在有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这么做了,中央政府在未来也要慢慢建立类似的保障制度。

  

社保新机会:构建“发展型”社会保障体系(3)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