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活着:搜寻震区的公司与人(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5月23日 16:11 《商界评论》杂志

  记者120小时 震区亲历记

  █文/本刊特派记者 周攀峰 王 欢 雷 辉

  在德阳的一个十字路口,我们向一位汗流浃背的交警问路,交警在查验了采访证后,敬了个礼,然后将脚边的大半箱矿泉水抱到我们车上,说:“这是刚才志愿者送来的,麻烦你

  们带去送给更需要水的人们!拜托了!”

  在都江堰市,一个受灾的家庭无家可归,在街边用几把雨伞围成一个圈,一家人缩在一起度过风雨交加的夜晚,我们将两瓶矿泉水送给他们,男人摇着手中的半瓶水,说:“我这

  还有,里面还有人没有,给他们吧!”

  刚刚归国的杨博士打来电话:“我是医学博士,参加过印尼海啸的救治工作,能不能让

  我跟你们去一线救治伤员?政府出于我的安全考虑让我留在成都。”

  神舟电脑董事长吴海军的秘书给我们传来了吴总写在一张便签上的指令:“需要张榜公布,忠信仁义是我司的企业文化,在这次抗震救灾的行动中,99%的员工体现了爱心,符合公司的文化,但还有1%的冷血混在我司,对他们我们不去指责,但希望他们离职,我们公司不需要这样的员工。另外虽然捐了点小款,但又心有不甘背后议论废话一堆的人渣,也请一并滚蛋。吴海军 5.17”

  我们在成都街头加入了长长的献血队伍,然而被告知:“血库全满,血浆只能保存72小时,你们登记下姓名电话,如有需要我们马上通知你。”身后的一位民工兄弟挤到前面来:“求求你,我没得什么钱,但我有血!”

  直到遇难的孩子被挖出,汶川县映秀镇幼儿园老师聂晓燕的眼泪终于如山洪暴发:“娃……娃娃……妈妈……来不及……啊……”地震时,孩子们都在睡午觉,聂晓燕一手一个抱出了两个孩子,而她自己的孩子还在屋子里!

  5月17日晚7时,上级下达因有山洪突发淹没全城的危险,北川部队和群众暂时转移到高地的指令,成都军区野战医疗所的罗国军说:“只要消防队员还在救人,我们就没有理由离开!”

  “我们的企业、我们的家人正在受难,但是北川的父老乡亲更需要我们!”12日晚,在接到绵阳市政府的紧急请求后,长虹董事长赵勇迅速组织抢险志愿队奔赴北川县城,成为第一支有组织进入北川的队伍,营救出上万群众和几十位埋在废墟下的学生。

  “即使把我们的骨头串起来,也要尽快抢通这条道路。这是总理的死命令,也是全国人民的死命令!”什邡市交通局的局长瘸着一条伤腿,在蓥华镇通往红白镇的道路上指挥抢修,一座公路桥断了,从悬崖边硬是开辟了一条月牙型的道路,过了几辆重型工程车,又断了,又往里挖。

  ……

  涓涓细流汇成江海,个体小爱聚成大爱,这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脊梁!每天我们都被这样的话语感动着,我们采访了很多家园尽毁的受灾群众,让我们震惊的是,绝大多数都依然乐观自信纯朴无华,他们总是说:“我们相信政府,我们也相信我们自己,有手有脚就可以重来,相比那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乡亲,我们算是非常幸运了,所以我们尽量不给政府添乱,他们多一点时间就可以多救一个人!”

  在震区的120小时,我们的体力透支得厉害,但我们一直保持着很旺盛的精力,是什么在支撑着我们,是人间大爱!我们每天的采访途中都会传来总部的前方险情预警,是什么在填补我们平常脆弱的心,是人间大爱!

  记得在前线报道组即将到达汉旺镇东方汽轮机厂的时候,有消息说都江堰上面的紫坪坝水库要溃堤,我们毫不犹豫地继续前进,我们知道这是我们的责任!记得在奔赴北川,危讯不断,与大撤离的车流对过的时候,我们小组作了一次民主投票,决定是否继续前进。毫无悬念,一秒钟后,四个人的手都举起来。

  在车上我们开始整理装备,把所有的照片倒入移 动硬盘内,这时候,我们的驾驶员,一位驴行爱好者,商界传媒发行部的宋文山同志,很有经验地拿出了几个塑料袋,将移 动硬盘套死,将我们每个人的手机套死,然后每人分发一袋压缩饼干和一小瓶水,当资料储存和求生物品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我们长舒了口气。

  我们并没有去舍生赴死的意愿,也没有英雄主义的情怀,我们只是想,最坏的情况,当泥石流淹没北川的时候,作为记者,我们能成为最后记录这座苦难深重的小城的人。

  即便多年以后,人们依然不会忘记那些在废墟上闪动的身影,在道路上奔忙的车辆,和电视前流泪的心情。全世界依然会承认,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让世人看到了软实力更为强大的中国。

  采访中,我们看到,史无前例的如此大规模的灾难中,中国政府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公开透明机制。

  我们看到,“向人民负责”、“生命第一”的概念在国家体系中开始深入人心。

  我们看到,身边的百姓一如既往的包容、友善和勇敢;也看到电视里中国的领袖们如此动人的爱心、谦卑、自信和血性。

  我们看到,中国人在舍己奉献上多年未见的行动力,在“不要添乱”的嘱咐中前所未有的自制力;看到一系列激荡在人们心灵中的个人反思:人生价值、生命得失、社会道德、环境责任等,而且这种反思触及灵魂,深入骨髓。

  我们看到,面对生死,中国人的良知触底反弹,人性回归美丽,理性悄然播种。面对生死,中国人一夜巨变,他们在网站上、电话中留下最多的问题是:灾民们需要什么?一线需要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上一页] [1] [2] [3] [4]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