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福特,马克思,中国经济学家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10:22 中国经营报

  以当下的眼光看马克思对古典资本主义的批评,应该是古典资本主义将可能导致工人阶级陷入贫困,进而威胁宏观经济增长的稳定性。他的逻辑是这样的:为了追逐利润,资本家一方面会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则会压低工人的相对收入。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品的增长,而工人相对收入的下降却使工人的相对购买力下降。在工资收入者占人口多数的情况下,产品的增加与工人相对购买力的下降,将导致全社会的需求不足,企业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生产能力被迫闲置,经济将走向萧条,经济危机将爆发。

  而且,马克思进一步论证,在工人购买力下降与经济危机之间存在一个“正反馈”机制:工人购买力下降导致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之时,资本家为了维持利润会进一步下压工人工资,从而导致工人购买力再次下降,其结果是因需求不足导致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如此反复循环,最终将毁灭资本主义。

  抛开意识形态的眼光——顺便说一句,国内某些经济学家一方面反对经济学中的意识形态,但对马克思的看法却充满了传统的意识形态——马克思的观点与现代宏观经济学的观点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即经济萧条的原因在于总需求不足,所以,宏观调控的对象就是总需求。也因此,从凯恩斯到熊彼特,不仅赞成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分析方法,而且受其影响,都同意把总需求管理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核心问题。

  时间回到1914年1月。在美国别的汽车企业工人平均日工资不到2美元的情况下,汽车大王亨利·福特作出了一个令整个西方世界都为之震动的举动:将本企业工人平均日工资上升至5美元!

  福特作出这一举动,当时所有的经济学家与财务专家都十分不理解。因为仅此一项,福特汽车公司劳动力成本每年将多支出近1000万美元,而当时他的企业年利润也才1000万美元多一点。当时最负盛名的美国大牌经济学家欧文·费雪批评福特:“把圣经的精神错用在工业场所,拿博爱主义做幌子来争取人心。”又因为福特后来的“利润分享计划”等更多的做法,与当年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某些做法类似,加之他的一个助手库兹恩斯带有某种“社会主义倾向”,在一段时期,福特甚至被认为是“马克思的走狗”与“资本主义的叛徒”。

  但福特有自己的“大盘算”。这一“大盘算”后来写在他晚年出版的《财富笔记》之中。在这部笔记中,福特从劳资关系与社会两个层面说明了他为什么要将工人工资提高到如此程度。

  从劳资关系角度看,福特认为,“在一个人叫别人来帮助他的那一刻——即使这位助手是一个孩子——他也有了一位伙伴。这个人也许是这家企业的唯一拥有者,是操作企业运行的唯一领导者,但只有当他同时还是唯一的经理和唯一的生产者时,他才能说自己是完全独立的。而一旦一个人要依靠别人来帮忙时,他便不再是独立的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企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是一种伙伴关系。老板是他的工人的伙伴,工人也是他的老板的伙伴。一群人或另一群人都自认为是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是没有好处的。事实上两者都是必不可少的。”正因为劳资关系是“伙伴关系”,福特提出,“雇主不能以牺牲雇员为代价”,“如果雇主希望他的工人尽最大的努力工作,只有当他们看到劳动的果实就在他们的工资袋里,看到更努力的工作意味着更高水平的报酬,那么他们就会认识到他们是公司的一部分——公司的成功要依靠他们,他们的成功同样也要依靠公司。”

  也因此,福特反复强调,他给工人以高工资,“是效率问题,绝不是慈善行为”;而“工人也无须感激雇主”,因为“这是一个公平的、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世界”。

  从全社会的角度,福特看得更深远。受马克思的影响,福特写道:“实际上,降低工资只能意味着降低购买力,并抑制国内市场。”“没有比工资更重要的问题了——我们国家的大多数人都是靠工资生活。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他们工资的增长,决定着国家的繁荣。”“一个失业者是无业消费者,他没有购买能力。一个低收入者是购买力不足的消费者,他也没有购买能力。商业的衰退是因为购买力的下降而导致的,而购买力的下降则是由不确定因素或收入不足造成的。解决商业衰退的办法就是提高购买力,而其根源就在于工资。劳动维持着这个国家,而劳动的回报就是工资,正是工资使得劳动得以延续。如果降低工资,那么就会减少劳动。”“工资对于商业的重要性和劳动相比还要大,低工资对商业的冲击比对劳动的冲击更加迅速。”

  这些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工人阶级贫困造成的相对购买力不足将导致经济危机的观点如出一辙!

  但福特又似乎想与马克思赌口气。在《财富笔记》中,他明确批评马克思把劳资关系视为“仇恨与对立”的看法。作为一个资本主义负责任的企业家,他更想用实际行动打破马克思预言的“雇主剥削”、“工人贫困”与“经济危机”之间的“正反馈”路径,转而造就一种“提高工资”——“工人富裕”——“购买力上升”——“社会总需求上升”——“经济繁荣”——“企业利润上升”——“提高工资”……这样的良性循环新局面。

  现在想来,要达到切断“正反馈”机制、走到良性循环轨道的目的,提高工人的工资收入的确是唯一的途径。福特就是找到了这一途径。事实也证明了他的观点正确:尽管提高工人工资抬升了企业劳动力成本,但因为劳动者热情高涨,努力工作加之科学管理,福特汽车1914年底的利润上升到了3000万美元;工人阶级在有了更多收入后,很快就能购买得起福特汽车,使得福特汽车企业走向更加繁荣的境地!从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的预言的确被福特的举动所打破。福特的举动也因其挽救了资本主义,而被认为是古典资本主义向现代资本主义转变的标志性举动!

  不能不提到中国的某些经济学家了!这些经济学家在分析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时,都承认内部需求不足是中国经济最大心疾,都承认内需不足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长过分依赖于投资与出口的主要原因。但奇怪的是,他们却反对为中国的劳工阶层提高工资,说是这样做会使企业增加劳动力成本,甚至会导致中小企业破产,结果对劳动力就业更不利云云。

  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福特提供的另外一个视角:只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收入提高了,这个国家的购买力才会提高,总需求才会增加,经济才会繁荣,企业也因此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就业也会增加。因此,不要说与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马克思相比,就是与作为企业家的福特相比,中国这些经济学家的眼光还真是不高!

  (作者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特约研究员)

  互联网站内

中国经营报记者:卢周来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