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专家:海外并购将成中国银行业的常用词汇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4日 08:06 经济参考报

  “海外并购将是中国银行业在未来几十年中最经常使用的词汇和面临的挑战”、“在未来,我们会看到中国银行业进行更多的海外银行的收购”……在22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全球化下的企业并购”峰会上,专家们对中国银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展望,同时也提醒,银行业国际化过程中将会面临许多挑战,要清醒把握国际化成功的三大关键点。

  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还刚刚起步

  近几年,中国一些大型银行已经开始进行国际化布局的尝试。中国工商银行对印尼银行进行了收购,同时还与南非标准银行进行了交易。2006年,中国建设银行收购了美国银行的亚洲业务。

  “但中国的商业银行走向海外还刚刚起步。”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指出。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国际银行业的跨境并购规模在逐年扩大。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银行业并购总规模达9026亿美元,其中跨境并购3954亿美元,占39.8%。发达国家的并购达到2738亿美元,非发达国家银行业的跨境并购上升到856亿美元。

  和国际领先银行比较,中国银行业国际化经营的程度都比较低。去年末,工商银行境外机构的资产只占总资产的3%,盈利利润只占3.6%。据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郭树清介绍,过去一年,建行国际化经营专项研究大概做了26项,但一例也没成功。

  银行业国际化现状与国内金融资产规模也不成比例。郭树清介绍说,中国经济经过30年高速增长以后,积累了很多的金融资产。粗略估算,至少有官方和民间两万多亿美元的外汇资产,但我们在海外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大概到去年年底也就1000亿美元。

  多种因素驱动国际化经营步伐将加快

  专家认为,国际并购在日益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扮演重要角色。中国银行业将在全世界开拓更多市场,现在已出现多种驱动因素,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和参与经济全球化过程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是中国银行业自身发展做强的要求。

  “服务与客户的国际化是一个重要驱动力。”姜建清说,中国已经成为经济贸易大国,在采购、销售与生产实现全球化的同时,未来投资也可能是全球化。未来如果银行业无法跟随客户走出去,也会影响在本土的业务和服务。银行追随客户,实际上是引导客户,为企业走出去发挥了一个桥梁作用。

  汇丰银行董事长葛霖也呼应指出,在国际化背景下进行并购活动,会给很多公司带来在国际上发展的优势。不管是在零售行业,还是在商品公司的自然资源,还是在金融行业新的潜在客户群,通过国际并购都可以得到。

  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发展规模经济是推动并购的另一个因素。姜建清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具有区位优势,因为中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并购后的海外金融机构会分享到中国经济所带来的客户业务和市场资源。此外,在世界上,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业务和市场机会很大,业务复合成长率很高,会给中国的银行海外并购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1] [2]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