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余洪桂:追逐高科技梦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1日 09:25 经济参考报

  农民也想搞高科技?起初,人们以为余洪桂的“牛皮”吹大了。

  浙江省仙居县农民余洪桂凭着一股韧劲,搞了一家高科技企业。

  从富翁到负债

  八岁那年,余洪桂的父亲去世,他从此与母亲相依为命。初中毕业后,余洪桂走上社会,卖过柴、做过木工、卖过香烟,种过西瓜。

  1983年,余洪桂办起一家食品加工厂,不久成了“万元户”。1985年,余洪桂办起工艺品厂。到1994年,他的个人资产达到1000多万元。

  1994年底,仙居县一位领导在余洪桂的企业考察时说:“企业发展不错,但要有大作为难。科技含量高的项目才有发展前景,你年纪轻、有闯劲,要有把事业做大的志气!”

  一番话打动了余洪桂。仔细考虑后,他决定转型做高科技产品。

  余洪桂开始在全国各大城市寻找高科技项目。一次,他问一位工程师,什么是高科技产品?工程师指着一块橡胶板说,这就是高科技产品,防静电的,国内不能生产,要从外国高价进口。

  余洪桂就想搞这东西。

  从1995年到1998年,余洪桂先后请来16批专家进行研发,没能成功。

  研发需要大量资金,余洪桂的1000多万元很快花完了。他只好卖房子,四处借贷。到1998年底,余洪桂负债1270多万元。

  1999年初,余洪桂的防静电橡胶板研制成功。该产品通过了信息产业部防静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鉴定。

  小企业吸引大客户

  防静电橡胶板研制出来后,余洪桂跑到杭州电视机厂推销,被对方拒绝。对方说:“仙居的本鸡和红心番薯是不错,但防静电产品是高科技产品,你们搞得了吗?”

  这句话让余洪桂改变了营销思路。不久,中兴通讯招标采购配套材料,余洪桂的一远静电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招标,并以质优价低中标。

  后来,朗讯、贝尔、3M等72家外资企业先后成为余洪桂企业的客户。曾经拒绝试用一远公司产品的杭州电视机厂,一年后主动上门求购防静电产品。

  为了加强企业研发能力,余洪桂每年投入的研发资金占销售额10%,他还聘请一批专家,成立了一远防静电技术研究所。

  尝到高科技“甜头”,余洪桂又把目光放在电子无铅焊料上。

  余洪桂与北京工业大学合作,研发出无铅焊料。一远公司建成中试生产基地1.1万平方米,年生产能力可达10亿元。

  余洪桂说,开发高科技产品,过程难一点,可一旦成功,产品附加值高,赚钱快。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