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紫金矿业蓝福生:屡屡创造并购奇迹(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9:08 台海网

  【海外并购】吞食海外上市公司

  基于国内矿权价格已过高的判断,2005年,紫金矿业做出战略调整,正式启动海外发展战略,蓝福生再次受命。

  2006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国际投资银行向紫金矿业介绍了秘鲁白河铜钼矿床。该矿为英国蒙特瑞科公司所拥有,其探明的铜金属储量742万吨,钼金属储量28万吨,加上远景储量整个矿床的铜金属有望超过1000万吨,差不多是中国铜保有储量的三分之一。

  2006年2月,蓝福生首次与蒙特瑞科公司接触。当时,该公司股价为3.9英镑/股,对方报价为5.4英镑/股,而紫金铜冠则开价4英镑/股。因价格谈不拢,首次谈判无果而终。

  “蒙特瑞科是一家初级勘探公司,并没有实力开发秘鲁的大型铜矿的,因此,我断定他们一定要出手。”虽然首轮谈判失败,蓝福生并没有灰心。

  没过多久,机遇又一次眷顾了蓝福生——— 蒙特瑞科公司股价跌了下来。

  2006年8月,为应对此次收购,紫金矿业集团与厦门建发、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厦门紫金铜冠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蓝福生出任董事长。

  2006年10月底,蒙特瑞科在最低迷的时候更换了董事长。抓住时机,紫金铜冠以每股3.35英镑的价格向蒙特瑞科发出了指示性收购文件。但由于部分股东坚决反对,收购进程再次受阻。

  2007年1月,蓝福生再次来到伦敦,经多轮谈判,蒙特瑞科董事会最终有条件接受紫金铜冠每股3.5英镑的出价。

  “按照英国法律规定,要约文件发出后60天内若不能收购50%以上的股票,收购将宣告失败,计划就会泡汤。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快到手的肥肉飞走啊!”蓝福生坦言,当时心里很着急。

  在一周之内,蓝福生带着厦门建发和铜陵有色的代表到伦敦,拜访了十几个大股东,挨个地说服。“当进展不顺时,双方的财务顾问都建议加价。但我认为,若加价,对方还会有更高的期望值,收购失败的可能更大。”基于这个判断,蓝福生咬定不加价。

  多番努力后,伦敦时间2007年4月11日,紫金铜冠已收到有效要约接受书合计13460815股,占蒙特瑞科股份的51.17%,收购宣告成功。而到4月27日,紫金铜冠宣布收购截止,共收购蒙特瑞科股份89.9%。

  此次成功收购,是中国大陆公司以全面要约方式收购海外上市公司第一例,也是中国大陆公司收购英国上市公司第一例。

  做事稳健、务实的蓝福生坦言,在将蒙特瑞科公司89.9%的股权收入囊中之后,紫金铜冠并不急于海外扩张,而是要先好好消化这一庞然大物,毕竟秘鲁铜矿开发的总投入将超过100亿元。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