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紫金矿业蓝福生:屡屡创造并购奇迹(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9:08 台海网

  【求学福州】冷门地质学意外“垂青”

  蓝福生的求学记忆如今依然清晰:1980年高考时,他填报的志愿是福建林学院和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意料之外,我被调剂到福州大学地质专业。”蓝福生对记者说。由于学地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作很艰苦,前途渺茫,所以当年福州大学的地质专业几乎没什么人报考。

  但是,一心想从农村走出来、渴望脱掉“草鞋”的蓝福生,毫不犹豫背起书包开始了省城求学生涯。

  地质专业学生的毕业,意味着艰苦日子的到来。1984年大学毕业后,蓝福生被分配到福建省地矿局下属的闽西地质大队的一个分队,一干就是数年。

  地质队艰苦的工作、生活条件,让蓝福生的很多队友感到很迷茫: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地质人的前途究竟在何方?相比之下,蓝福生却感到很知足。他笑言,地质队属事业编制,队员拿的是国家的工资和津贴,待遇甚至比地方政府的普通官员还要高一些,倒也衣食无忧。

  “很庆幸,即便是在最艰苦的探矿生活中,我都没有放弃矿业这一行当的念头。”回想起上大学后的10年历程,眼神中透着坚韧的蓝福生,嘴角有难以掩饰的微笑。

  让蓝福生感到幸运的还有,在地质队工作期间,他遇到了伯乐——— 一个影响他成长的贵人——— 时任紫金山金矿勘查项目负责人、现任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的陈景河。

  【情定紫金】领衔试验决定矿山命运

  199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蓝福生被调回到上杭县矿产公司,搞的还是矿,只不过不是勘探,而是负责收购钨、锡等矿产品后卖出。

  就在蓝福生调到上杭县矿产公司的第二年,闽西地质大队对紫金山的探矿报告书出炉:矿山不仅黄金储量规模相当小,仅5万多吨矿石,而且品位低,每吨矿石的含金量只有4克多。省冶金工业部门得出的结论是,紫金山金矿不具备开采价值。

  不过,时任闽西地质大队一个分队队长的陈景河丝毫没有放弃的意思。当时,陈景河找到了紫金矿业的前身——— 上杭县矿产公司,协商并决定由矿产公司出资20万元,闽西地质大队出了10万元,对紫金山进行试验性开发,建立了中间试验开发站,并邀请蓝福生出任该中试站站长。“可以说,中试站的成败决定了当时紫金山的命运。”由于只能成功不许失败,作为站长的蓝福生顿感肩上重任。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