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紫金矿业蓝福生:屡屡创造并购奇迹(4)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03日 09:08 台海网

  尝到甜头的紫金人决定,进军西部收购矿山。“手头有了点钱,矿业开发方开始有些想法。”受命负责该项工作的蓝福生笑言。

  2000年至2003年间,蓝福生几乎跑遍了西部主要矿山营地。2000年主攻四川和贵州,2001年则兵分两路挺进安徽和新疆,而后进军东北。

  “业绩证明,这三年间买下的矿山,是目前紫金矿业最好的矿山。”聊到低品位矿山的高回报,蓝福生颇感骄傲:2002年,紫金仅花1.3亿元就拿下了新疆阿舍勒铜矿51%的股权,而光2007年就生产铜金属量30000吨,锌金属量9400吨,利润总额超11亿元,是全国第二大铜矿。

  【惊险一搏】珲春“废矿”起死回生

  一系列成功并购案背后,蓝福生除了具有独到的眼光,还有着惊人的胆魄。

  2002年,蓝福生偶然得到消息,由于开采方技术力量有限,吉林珲春金铜矿连续5年亏损,2002年10月被迫停产。作为老国有矿山,已开采了30多年珲春矿,只剩下低品位的矿石,每吨矿石含金量0.7克左右,铜品位也仅0.2%。

  但蓝福生眼睛却顿时放光,当即向公司董事会提出收购的设想。当年9月,蓝福生马不停蹄地奔赴吉林,掀开收购珲春金铜矿的序幕。

  在进行了大量而又详实的准备工作之后,蓝福生确信凭借紫金的技术和资金力量,在给出比竞争对手更高收购价的基础上,珲春金铜矿仍有不错的盈利空间。最终,蓝福生开出了3000万元的高价欲购买珲春矿山60%的股权。

  然而,就在签约当天一大早,蓝福生接到公司陈景河董事长来电说,原珲春金铜矿一位地质工程师爆料称,紫金所获得的关于珲春矿山的资料有假,珲春金铜矿根本不具有开采价值。

  当时双方已经约定上午签订正式合同,延边州的领导将参加签字仪式。如何决策?蓝福生在电话中与陈景河经短暂的商量后果断做出了继续签约的决定。“我更愿意信赖自己亲手得出的翔实样品化验数据和自己调研结果。”蓝福生说。

  事实印证了蓝福生当年的胆识。仅2006年,珲春金铜矿就为股东带来2亿多元的净利润。“即便是10倍的收购价也算便宜。”蓝福生笑称。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