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营资本期待分羹大飞机项目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9日 03:13 中华工商时报
专家认为商机巨大但面临政策关、资金面以及研发力量制约 大型客机公司 将于3月前挂牌 据有关媒体报道,中国大型客机公司的投资组合大致已经确定了框架,在现有的中国一航和中航二集团的资产基础上,中央和地方政府及部分央企将追加大量资金投入。其中国务院国资委出资占有最大份额的股份,地方政府包括上海市政府等,央企包括宝钢和中铝等企业集团。据说地方政府投入约50亿元。 上述消息目前尚未获得证实。不过,本月7日,国防科工委秘书长黄强在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的情况,已经确定了大致原则:将于今年3月前完成组建并挂牌的大型客机公司,将是航空工业推进资源整合的契机,实行战略性和专业化重组的体制改革。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一次重大结构调整。据说大型客机股份有限公司完全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从顶层设计就是完全创新的。 民营资本期待 参与大飞机项目 随着中国大飞机项目的最终明确,民营资本对此的反应相当敏锐。此前,在国家还没有正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的情况下,广东一家民企就组织了一批专家提前进行了大型客机的顶层设计,并计划以直接投资、承担飞机总体、气动设计等飞机工程发展核心工作的形式加盟大型客机项目。 这家广东民企名叫广东昌盛飞机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2月5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是由一位名叫邹锡昌的房地产商人个人投资的。公司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目前所有的研发团队都集中在上海进行大型客机的研发工作。 目前,这家公司已对大型客机的市场进行了调研预测,并根据市场的要求进行大型客机的市场定位,之后确定了两种今后我国可能发展的大型客机机型。一种是200至300座中型双通道客机市场的机型,被定义为CS2000系列(CS是英文CH INASTAR中国星的缩写);另一种是150至200座单通道客机市场的机型,被定义为CS2010系列。 据广东昌盛飞机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兼总设计师周济生说,他们把这两种机型的顶层设计工作按严格的时间一步一步进行,并在每个月的15日向科技部汇报具体进度。目前CS2000和CS2010第一轮总体布局定义编制已完成,两种系列的1∶50展览用全机模型也已完工。 昌盛飞机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目前所有的研发团队都集中在上海进行大型客机的研发工作。“昌盛成立时的定位就是从大型民机总体设计起步,计划以直接参股并承担飞机总体、气动和综合集成等核心研发工作的方式加盟国家大型民机研制项目。”邹锡昌说。 据了解,由于飞机设计对技术人员的高要求,目前参与了大型客机研发的民间资本也只有广东昌盛飞机设计有限公司一家,更多的资本是参与到大型客机的制造中来。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产业基地的有关人员告诉记者,自大飞机项目透露以来,基地近年来吸引的从事飞机零部件制造业加工的民营企业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66家与航空有关的企业进入阎良基地,其中90%都是民营企业,大多数企业都是冲着大飞机的大部件制造很可能放在西安而来的。 政策关资金面 考验民企进入 但另一方面,尽管民营资本对参与大飞机项目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但由于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多航空业专家还是对此表示出了担忧。 专家们首先担忧的是“政策关”。目前,只是今年2月26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同意组建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尽快开展工作。但国家关于大飞机项目研制的具体政策至今尚未正式公布,同时,关于大型客机组织结构如何构建也一直争论不休,有的主张在原有中国一航、二航的基础上组建新公司;有的则主张建立真正的股份公司主导;还有的主张动用行政手段从航空一、二集团手里集中一批资源,将来再用市场化的手段运作大型客机项目。民营资本最终能否顺利进入大型客机股份公司,还存在不确定性。 专家们担忧的另外一个问题是资金问题。和大飞机项目初步测算投资研制经费500亿元-6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相比,民营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处在一个非常弱势的地位。目前有据可查的最大的一笔资金,就是邹锡昌为昌盛飞机设计有限公司投入的1000万元。尽管邹表示,一旦需要,他可以把他的房地产项目清盘,再拿出几个亿的资金。但毫无疑问,要想真正参与到大飞机项目的核心制造研发,几个亿的资金实在是杯水车薪。 另外,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民用飞机研制的型号实在少得可怜,这一领域有多少有实力的专家,业内一清二楚。况且国内的成熟技术和优秀科技人员,基本都集中在国防科工委、中国一航和中航二集团旗下的航空设计院,民营企业劣势明显。同时,我国民用飞机实践经验少,飞机设计的参数、定值积累极少,民机设计能力相对较弱,数据从何而来,是否可靠,如何制定参数……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无法回避。 但无论如何,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民营资本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国的航空工业体制中。 (29B1) 大飞机项目大事记 ●1970年8月,中国第一个大飞机项目“运十”正式启动,并于1980年9月26日首飞上天。 ●从1985年2月起,耗资5.377亿元的“运十”就一直停放在上海飞机制造厂的一个角落里。仅比欧洲空客晚两年起步的我国大飞机制造业,自此举步不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央提出飞机工业发展“三步走”计划:第一步是装配和部分制造支干线飞机;第二步与国外合作,联合设计研制100座级飞机;第三步是2010年实现自行设计、制造180座级干线飞机。 ●1997年8月,波音并购了麦道公司。1998年,空客终止了AE-100项目。大飞机研制彻底搁浅。 ●2003年11月,国家科技部组织的“大飞机项目论证组”开始调研和专家论证。到2004年年中,论证工作基本结束。 ●2007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听取关于大型飞机方案论证工作的汇报,原则上批准大型飞机研制重大科技专项正式立项。 关键词解读 机型 目前中国大型客机研制机型选择的争论焦点在于,是发展150座的单通道窄体客机,还是上马200座级以上的双通道客机。 据了解,国务院暂时倾向于发展科技部主张的150座级单通道窄体客机,但只是原则同意,详细的技术方案将由成立后的大型客机股份公司邀请相关技术和市场专家进行详细论证。 国务院要求发展大飞机必须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积极进行国际合作。业内人士透露,如果组建后的大型客机股份公司偏向自主创新,那么可能以难度较小的窄体客机为研制型号;而如果侧重于国际合作,则双通道机型可能作为最后的方案胜出。 经费 据悉,大飞机项目研发将“军机、民机两立”。初步测算投资研制经费约500亿元-600亿元人民币;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将负责项目牵头,国防科工委等部门参与,并由一位副部级官员统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原总经理刘高倬证实,国务院目前基本采纳的方案思路是“一次立项、两个机型、军民统筹、系列发展”。大型飞机项目最快于今年内搭建实体平台,项目运作周期逾十年。 大飞机 大飞机一般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大型飞机工程已被列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和“十一五”规划纲要。温家宝总理在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大型飞机设计与制造、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等16项重大专项已陆续启动。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欧洲四国和俄罗斯具有制造大飞机的能力,而占领国际市场的只有美国的波音和欧洲的空客。 记者: ■本报记者万新军李富永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