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2007:中国基改年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5日 17:3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07:中国基改年

  银河证券首席基金分析师胡立峰:

  2007:中国基改年

  本报记者张冉北京报道

  我建议,可以考虑将基金管理公司改造成资产管理集团公司,下设专门管理公募基金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和专门管理专户理财业务的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在一个集团架构下设置独立子公司的形式来推进专户理财业务。

  基金业步入最繁荣时代

  《21世纪》:回顾基金业的发展历史,你怎么评价2006年?它是否如行业里的很多人士所言,是基金业的元年?

  胡立峰:我是从1998年4月开始研究、分析证券投资基金的。9年来一直与我国证券投资基金共同成长,对基金业有着特殊的感情。回顾基金业的发展历史,我的感觉是:基金日益成为资本市场向上提升的力量。

  2006年中国基金业获得空前大发展,繁荣的中国基金业在整体规模迅速增长,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基金的投资范围从股票扩展到债券、权证等新的证券品种上,基金的投资视野从基础市场的一级结构扩展到二级结构。基金的投资策略在传统、经典的股票、债券运作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随着技术进步,目前还出现了吸收封闭式与开放式两大类型基金优点的新型组织形式与交易方式的基金。沪深证券交易所分别进行了上证基金通和LOF的交易制度创新。

  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共有321只证券投资基金在运作,资产净值合计8564.61亿元,基金份额合计6220.35亿份。

  其中53只封闭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1623.50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18.96%,份额规模合计812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13.05%;268只开放式基金资产净值合计6941.10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81.04%,份额规模合计5408.35亿份,占全部基金份额规模的86.95%。

  按照股票、债券和货币投资方向划分,截至2006年12月31日,股票投资方向基金共有230只,资产净值合计7353.37亿元,占全部基金资产净值的85.86%。

  与此同时,2006年基金行业业绩喜人,为投资者创造了大约3000亿元的绝对回报。其中封闭式基金的平均收益(按算术平均)为106.49%,股票型基金为121.40%,指数型基金为125.83%,偏股型基金为112.46%,平衡型基金为108.88%,偏债型基金为57.88%,债券型基金为20.92%,中短债型基金为1.72%,保本型基金为35.44%,货币市场A级基金为1.8740%,货币市场B级基金为1.9798%。

  在财富效应的带动下,全民投资基金的热情空前高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月31日,各类基金资产净值合计突破了1万亿元,其中股票方向基金资产净值达到了9500亿元,全部基金持有的股票市值大约是6500亿元到7000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为23%-25%。

  应该说,基金已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新兴机构投资者的代表,中国基金业已步入9年以来最繁荣时期。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随着基金业进入最繁荣时期,更应该在销售管理、风险管理和信息披露上加大改革的力度。我个人认为,目前是推进改革的最佳时期。过去市场一直担心加强基金风险控制的措施会影响基金业绩,现在看来这种压力在缓解。

  封闭式基金转开放式基金后,有关方面担心基金净值下跌,现在来看,基金投资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市场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市场有足够的实力承接并消化“封转开”的压力。

  过去担心加大基金营销管理力度会影响机构资金申购的积极性,现在看来,卖方市场初步形成,基金管理公司有了相应的谈判能力,此时应该推进基金销售制度改革。

  此外,在开放式基金的强制信息披露上,也应加大披露的力度,按周甚至按日披露开放式基金的资产净值规模以及其他信息,以便让中小投资者获得和机构同等的信息。

  在指导思想上,随着近几年金融体系的变化以及国家社会发展思路的调整,需要我们在新形势下重新审视基金业发展战略,更应该跳出基金业看基金。

  基金业不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业,而是全社会的基金业。基金业如果体现的仅仅是基金管理公司的利益,就无法获得其他社会成员的广泛支持。必须从全社会的角度,从保护投资人利益的角度出发,加强投资人对管理人的监督。只有全社会对基金业发展有信心,社会成员可以有效监督基金管理公司,才可能有越来越多的资金流向基金业。

  2007是基改年

  《21世纪》:在2007年,你认为基金业在资本市场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能否预测一下2007年基金业将有哪些重大事件值得关注?

  胡立峰:1月下旬的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确定了2007年基金业的工作重点:以创新发展为重点,推动基金公司做优做强;丰富基金产品类别,稳妥推进封闭式基金转型与创新,审慎推进基金公司开展专户理财业务试点。

  归结下来就是,基金公司-基金产品-新业务。

  由此,我判断2007年是基金改革年。第一个值得关注的是创新型封闭式基金。我个人认为,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基金业第三次大发展的契机。

  目前开放式基金仍保持着主流地位,但随着市场的发展,股指期货、期权等新兴投资标的物在未来将不断推出,开放式基金的自由申购、赎回规则引致的资产组合高流动性和短期化运作特征,与一些投资标的物中长期期限有一定冲突。而开放式基金这些固有缺陷恰恰是封闭式基金的优点。

  在此背景下,继“封转开”之后,监管部门提出了创新型封闭式基金的发展思路。我预计,在“封转开”顺利有序展开之后,监管部门将在2007年启动创新型封基。

  2007年第二个值得关注的是基金公司专户理财试点。基金专户理财有利于基金公司扩展新的业务渠道,有利于做优做强基金公司。对于专户理财,监管层的思路更多趋向于在现有基金公司架构下,审慎推出试点。如何在基金公司内部构建独立的专户理财投资模块,如何做到公募基金和专户理财部门间的投资的公平公正,是需要严肃对待的大问题。

  我建议,可以考虑将基金管理公司改造成资产管理集团公司,下设专门管理公募基金业务的基金管理公司和专门管理专户理财业务的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在一个集团架构下设置独立子公司的形式来推进专户理财业务。

  不管最终以何种方式推出,专户理财无疑是2007年基金业的大事件。

  鼓励商行和保险进入基金业

  《21世纪》:2006年百亿基金纷纷崛起,加速了基金公司的分化。你是否认为基金业已进入百亿基金时代,基金公司的一二三梯队格局已经确定?

  胡立峰: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共有53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321只证券投资基金和8564.61亿元基金资产。

  其中嘉实基金管理公司管理13只基金,管理基金资产净值合计830.90亿元,在53家基金管理公司中名列第一。前十大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了4903.10亿元基金资产,占全部基金管理公司的57.25%。

  从表面看,经过2006年的大发展,基金业格局初定。但从长远来看,应该鼓励更多的机构进入这个行业组建基金管理公司,鼓励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组建基金管理公司,拓宽基金行业的社会基础。

  在产品和销售上,基金业宝贵的资源应该有意识地向中小基金管理公司倾斜,为基金管理公司之间的充分竞争打下基础。

  封基下跌只是暂时

  《21世纪》:你是2006年封基行情的最早发掘者,但近期封基普遍下跌,是否意味着2006年爆发性的封基行情已经结束?你觉得2007年封基行情将会如何发展?

  胡立峰:近期封闭式基金的下跌是暂时的,有利于短线资金的流出,让封闭式基金行情更健康更持久,使封闭式基金真正发展为长期投资者的“聚宝盆”,而不是短线资金攫取短期利润的工具。

  对于2007年封闭式基金行情将如何演绎,我持乐观态度,投资策略还是我一贯的思路:持有持有再持有,买入买入再买入,任何一次调整都是增仓买入的好机会。封闭式基金由于30%以上折价率的保护,比较适合进行战略性投资。

  发展债券市场有利于改变单一局面

  《21世纪》:目前新基金发行进入停滞状态,前段时间获批的却是债券型基金,结合金融工作会上2007将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的精神,你觉得2007年能成为债券基金飞速发展的一年吗?请你结合债券型基金以往的发展数据,谈谈2007年债券型基金将有哪些突破?

  胡立峰:我国金融体系取得很大成绩,但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金融体系不健全、金融结构不合理,因此1月份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就提出“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完善债券管理体制”的目标。

  随后的全国证券期货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稳妥发展公司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市场,推动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

  基金业作为资本市场的改革尖兵,既要在现有的金融体系内做优做强,同时也有责任推动建立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推动债券市场的发展。但目前基金业面临一个严重问题,随着股市的繁荣,股票方向基金在基金行业的比重已经达到90%左右。

  基金行业的产品结构过于单一,或者说虽然有偏债型基金、债券型基金、中短债型基金和

货币市场基金,但规模和比例过小。

  基金行业90%左右的资金集中在股票方向基金上,也不利于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的均衡协调发展,相信2007年随着债市的进一步发展,基金业的单一局面将有所转变。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