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油价将涨到什么程度?“崇洋媚外”却有苦说不出(6)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31日 22:59 中国新闻网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刘忠堂:“原来关于大豆成本我做过分析,巴西的,阿根廷的,美国的都比咱们高的多,他补贴的多,所以豆农一下成本降下来了,咱们大豆没有补贴,所以就显得我们的成本高了。”

  凭借巨额的政府补贴,最近 10多年里,进口大豆飘洋过海,横扫中国市场,中国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变成了净进口大国,更为严峻的是,刘忠堂发现,另一场危机也悄然逼近,2003年,我国棉花进口量还只有87万吨,2004年一下就猛长到了190万吨,2005年增长到了257万吨,2006年达到424.6万吨,进口棉已经占到中国棉花消费的40%,美国棉商正是凭借强大的政府补贴,以每吨比国产棉花低2000元人民币的优势占领了中国市场,导致国产棉严重滞销,棉农和棉花经营企业损失惨重。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刘忠堂:“棉花要步你们大豆的后尘,现在棉花也很紧张,形式也非常不妙。”

  研究者发现,危机同样在玉米产业悄然而至,凭借政府补贴降低成本,美国玉米正在迅速占领国内市场,2003年以前,每年都有800万吨玉米出口到韩国、日本等地,自2005年7月份转基因玉米被批准进口后,国内企业已经订购了近6万吨,预计今年玉米进口量将至少是去年的15倍。

  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继民:“有可能玉米加工上或者其它方面也会造成这种垄断局面,形成就是说国外企业对这个价格的控制能力。”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研究员刘忠堂:“必须用政策来扶持大豆这样脆弱的产业和民族加工业,得如果这方面不扶持,那很快就让人挤垮了,因为人家势头很猛,我们现在越弄越缩小,所以我说,已经达到最后抉择的阶段了。”

  半小时观察:种粮食不再只靠锄头

  早在两千年前的汉朝,地球上还有好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大都,中国人就已经嫌炒大豆、煮大豆吃腻了,发明了豆腐,中国人比谁都会种大豆,但是现在,我们好吃点豆制品还得看外国人的脸色。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种粮不再是播种、收获这么简单的事了,农业已经被充分产业化,形成了长长的、复杂的产业链条,大家拼命形成自己的专业优势,以便控制这个链条中的更多环节,加上现代资本市场的充分参与,大豆还是那个大豆,但种大豆、卖大豆已经完全不是中国农民熟悉的那些传统游戏。

  开启的大门不可能再关上,中国农民不可能再回到自己种自己吃的年代,我们唯一的选择是组织起来,让中国农民熟悉现代农业的游戏规则,谁来做这个工作?政府拥有众多资源,只能由政府来牵头,其实,在全球化的游戏里,我们也不见得是弱者,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比如巨大的市场就是我们的一张王牌,现在的关键是,谁来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中国有几亿农民,种了千万年粮食的中国人绝对不能失去种粮食的本领。

  稿件来源: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上一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