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社区医院遭遇细节之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0日 00:32 北京商报

  去年年底,北京社区医院312种药品“零差价”购销模式开始实施,涌向各个社区医院就医的患者大幅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也分流了大医院的一批患者。此次北京实行“政府集中采购,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模式,意在减少中间加价环节,改变过去“以药养医”的状况。

  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采访发现,尽管这一新模式下的社区医院仍存在软件不匹配、财政支持不到位等细节问题,但这种为解决“看病贵”难题而进行的新尝试和新思路,让我们看到了医改途中的一丝光亮。

  

社区医院遭遇细节之困

  

  新闻目击

  昨天,患有轻微感冒症状的张女士在宣武区的一家社区医院里生了一肚子气。原因是她在没有医生告知的情况下,竟然为了输液划价在医院里排了四次队,其中两次完全是枉费了时间。

  “我已经是第二次向他们医院进行投诉了,但是这家医院的院长总不在医院,办公室的医生也没人承担责任。”张女士告诉记者,由于社区医院里看病的人多,她好不容易才排队到窗口却被护士告知这个窗口不能输液划价,划价地点应在诊疗室。但是张女士却认为,她刚从诊疗室出来,里面的大夫连最起码的提醒她划价都没有,反而让患者自己去做无用功,这样是对患者不负责的做法。

  虽然在医院办公室人员的劝阻下,张女士总算稳定了情绪,但是张女士所说的“以后再也不来你们医院就诊了”一句话,让社区医院的员工委屈到了家:“现在几乎每天都有病人因认为排队过程烦琐而与医院人员发生摩擦,现在我们每天的工作当中包括必须对每一个前来就诊病人的疑问进行解释,包括药品的使用注意、医院门诊部门的布局以及药价的变动等。”

  如此看来,社区医院和患者之间都有各自的苦衷。那么,是什么让社区医院费力不讨好呢?

  

  

  现场采访

  社区医院尚处“磨合期”

  “‘零差价’后的新系统不支持药品常用名。”陶然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医生还有药品‘零差价’前的开药习惯,习惯在处方上开出药品的常用名,比如:感冒药物对乙酰氨基酚,以前医生开处方时习惯写其常用名“白加黑”、“百服宁”等,而现在新的收费软件系统只能识别通用名,所以会出现划价、收费人员无法将药名录入,从而准确收费的情况,使患者只能排队等候,延长了划价交费时间。

  另外,据该负责人讲,由于此次采用的是新的软件系统,有时系统本身会出现小问题,不能使划价收费顺利,目前医院已经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软件升级,该软件公司的一名工程人员每天在该医院中检测软件系统,有问题随时解决。

 邓琳 任思强/文 杜刚/摄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