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国邮政改革序幕刚刚拉开 是挑战也是重生机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27日 14:36 中国新闻网

  

中国邮政改革序幕刚刚拉开是挑战也是重生机会

  9月11日,在踌躇了八年之后,我国的邮政改革终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政企分开。自9月4日起两周之内,国内30多个省市的邮政管理局将如雨后春笋般先后成立,而“伤筋动骨”的部分则在随后的业务划分上。中新社发 绍常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政企分开之后,管理局面对曾是一家人的邮政企业,如何一视同仁;国家对邮政普遍服务业务如何补偿

  9月22日,北京邮政监管机构筹备组在北京站附近一个大楼顶层里的临时办公室,正式对外办公。“等位于万寿路的新办公楼装修完毕后,我们就会搬到那里办公。”北京市邮政系统的一位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至此,全国宣布成立的省级邮政监管机构达到28个。此前的9月4日,天津、浙江、山东、四川和陕西五个省(市)的监管机构率先成立。邮政改革正式拉开大幕。

  被逼出来的改革

  8年前的邮政与电信分家,令邮政体制改革走出第一步。此后,亏损一直伴随着中国邮政。分家第一年,邮政即背负着高达179亿元的巨额亏损。“当年邮政和电信分家,政府为了使电信业更快进入市场化轨道,几乎把绝大部分的‘包袱’都甩给了邮政。”北京市邮政系统一位人士对本刊记者说。

  此后,邮政系统开始陷于亏损窘境而难以自拔,其亏损额曾一度列全国各行业之首。因此,国家财政部被迫自1999年至2002年分4年,逐年向邮政补贴普遍服务业务80亿元、50亿元、30亿元、10亿元。这就是所谓的“8531”计划。

  但从2003年起,国家就不再给予邮政任何补贴。也就在这一年,国家邮政局把物流、报刊发行、集邮等业务打包在一起,成立了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希望能在传统业务逐步萎缩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增长点。然而经过两年发展,中邮物流并没有成为邮政盈利的火车头。

  国家邮政局的一份调查报告称,中国邮政每年承担的普遍服务亏损额达41.7亿元。其中,以农村为主的普遍服务网点亏损达27.67亿元,政策性业务亏损达14.03亿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成本过高。比如每件信函寄本地的资费是0.6元,寄外地是0.8元。而根据测算,信函运递的全国平均成本为1.62元,边远地区更是高达17元。

  “但这些业务又不能不做,因为这是邮政的义务。”北京市邮政系统一位人士告诉本刊记者。他举例说,比如北京延庆县订阅的《北京晚报》不到1000份,为了这不到1000份的报纸,邮政局也得用一个大卡车把报纸从印刷厂按时拉到延庆,再分发到订户手中。“四环以内的投递工作却由报社自己的发行队伍承担了,而这部分还是可以盈利的。”这位人士说。

  正是这种义务令邮政必须坚守“阵地”。北京市邮政系统的一位人士向本刊记者透露,他们曾到北京市门头沟区木城涧调研发现,这个因煤矿形成的小城镇因为近年来的煤矿开采和业务萎缩,导致该地区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很多银行等关系人民生活的服务机构纷纷撤出了木城涧,只有邮政所还坚守在这个地区。

  中国邮政的困境在于:一方面,因邮政管理费用增幅较高,导致业务成本增速高于业务收入增速,邮政的普遍服务业务(如通邮等)每年都要承受巨额的亏损;而另一方面,在竞争性服务(如特快专递等)领域,利润丰厚的城市快递业务则不断被民营和外资快递公司蚕食。邮政EMS所占的市场份额,已从上世纪的一统天下萎缩到现在的不足1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将这种困境的原因归结于五点:一是政企合一,政资合一,这是邮政体制目前存在的最核心的问题;二是普遍服务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合一,专营业务的范围过宽;三是邮政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比较滞后;四是邮政监管体制存在明显的缺陷,法规也不够完善;五是缺乏科学的普遍服务补偿机制。

  正因为如此,邮政改革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1]

 [1] [2] [3]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