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北京十年的亚市痕迹(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0:28 北京商报

  2003年-2006年:人均GDP突破3万元

  亚市每五分钟数一次钱

  2003年,“非典”挑战北京人们的出行安全概念,也就是那一年,私家车消费急速“井喷”。2003年,亚市商户达到高峰,近160家,那年亚市卖了6万多辆车,交易额已经10
0亿元了。

  那年,让卢伟记忆犹新的一件事情就是,9·11那天美国五角大楼被撞,而他们创下了当日销售的最佳业绩:一天卖了48辆车。“一天48辆的概念就是每隔5分钟数一笔钱。”卢伟十分感慨地回忆当年。那天他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对不起,要不我先退您钱,您明天再来吧。”

  在2003年北京的人均GDP为32601元,家庭轿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一年8月,北京的

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00万辆,其中私人机动车128万辆,占总数的64%。专家判断,这是北京道路交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4年
宝马
、奔驰在北京道路上已经是司空见惯,一些女孩已经是把“有房有车”看做是对男朋友物质要求的“硬件”。逐渐住房、汽车、保险成为北京市民追求的超级“三大件”。

  但是在最辉煌的数字腾空而出的时候,也就是2003年年底,汽车市场开始下雪了。

  北迁之路前途未卜

  进入2006年,搬迁成为北京车市的关键词。中联8年后迁址西三环附近,亚市北上五环。汽车,这个影响整个国家经济、影响城市经济的支柱行业有点被清扫的意味,京城的黄金地段应该让给那些最新兴的产业,或者奥运规划的一片绿地。

  不过亚市迁到遥远的北五环,却是它自己一手造成的。汽车的普及已经缩小了城市的面积,也扩大了城市的面积。缩小,是它让距离成为可以轻易驾驭的障碍;扩大,是它让人们城里上班、城外居家成为可能。四环、五环乃至六环,城市的扩张随着车轮的转动而快速行进。

  

北京十年的亚市痕迹(3)

  商报观察

  车轮子下变化的京城经济

  我们在三环路上堵车堵得烦心的时候,常常抱怨“北京的车怎么就那么多呢!”谁成想,早在上个世纪末,拥有一辆汽车还是大多数家庭里一个奢侈的梦想。十年过去了,在车轮子的转动之下,北京的经济一路“奔腾”!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汽车的普及给京城的生活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城区的概念随着汽车的销量而向二环、三环扩展。不仅与汽车相关的制造业、服务业在京城兴盛,房地产的发展也抛开了距离的障碍。市中心就业与近郊区居住成为可能,周边地产的经济价值随着道路畅通而水涨船高。

  今天,北京的汽车保有量几近饱和,购买第二辆车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事。汽车产业的井喷结束了,然而城市扩张的脚步还在继续,今天六环有可能被明天的七环包围住。

  未来,发达国家汽车以旧换新的增长模式可能在北京出现,拉动北京经济的汽车产业也面临着向文化、服务业的“以旧换新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