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年的亚市痕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9月01日 00:28 北京商报 | |||||||||||
亚市见证北京经济十年(之二) 1995年,北京的大街上汽车还寥寥无几,骑自行车的人们很难想象今天在二环路上“爆堵”的情景。十年,汽车从奢侈品到普及品,这个行业的变迁正反映着人们经济生活的变化。
特别是作为中国汽车业“风向标”的亚市,十年的风雨历程,伴随它的是北京GDP从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上升5419.61亿元的飞速发展。
1993年-1995年:市场经济初露锋芒 首个车展引发轰动效应 1993年,北京被申奥的浓烈气氛笼罩着,马路边每隔不远就有一块大广告牌,上面写着:“开放的北京盼奥运”。每天从这些鲜艳的广告牌下驶过的,是拥挤的自行车潮。那时候,满大街跑的是自行车,公交车也不太发达,马路远没有现在宽敞却也显得空旷。在人们眼里,只有二环路以里才叫城区,从地安门坐305路去马甸,都会感觉是置身荒郊野外。 而关于汽车,那时候还只是一种生产资料。就在这一年,一场计划开3天的汽车展销会,一不小心催生了日后的亚运村车市。 计划经济时代,个人对汽车一般没有购买力,都是单位开票到物资公司去购车,交钱的时候都看不到车。1993那一年,北京农展馆举办了一个汽车展览,就是这个普通的展会在京城掀起了不小的波澜。那是一个计划仅开3天的普通展会,却因为参观者的反响太过热烈而一下子展了近两年,1994年年底才结束。人们对于私家车充满了好奇,先富起来的有钱人更是觅到了一个绝佳的消费场。 1994年,一位著名的相声演员买了一辆罗马尼亚的小车——这是在展销会上卖出的第一辆车,3万块钱的达西亚,3万块钱在那时候相当于现在的30万元,上世纪90年代初期普通家庭的月收入还只有三四百块钱。展销会过后,北京的相关管理部门突然意识到,汽车已经进入私人消费的历史阶段。 亚市带给“鬼楼”经济人气 农展馆的火爆行情让政府管理部门意识到汽车市场的需求,把展会迁到一个市场里的主意应运而生。于是工商局一声令下,农展馆的汽车都开到了西三旗一家建材厂的大仓库去展卖,但是没有宣传也就没有客流。 1995年12月18日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开业了,亚运会刚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亚运村的建筑白天无人进出,夜晚不见灯光,那一带被称作是“鬼楼”。谁也没想到若干年之后,这里会是一块上风上水的宝地。 亚市开业以后一些汽车机械制造厂开始进驻亚市开店卖车。那时候,还不存在经销商的概念,汽车厂承包一个店面卖车逐渐成为经销商的雏形。那时的汽车品牌也很少,桑塔纳、捷达就是主要的款型。 亚运村车市刚成立的时候,卢伟是市场交易部的一名普通员工。最初,市场里还没有几家品牌,为了多拉些汽车公司在亚市租店面,卢伟和其他员工分别跑到汽车厂里去“拉业务”。“汽车公司离市区也远,公交车还不发达,我们有时候一走就五六公里。”卢伟提起当年,禁不住感慨:“我们还跑到先开业的北方车市去拉人,让人家再在我们这开个门脸儿。” 王晓然 刘亚力 钱瑜/文 王晓莹/制图 李烝/制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