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信息化面临“大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 10:03 中国经济时报 | |||||||||
——访用友政务总经理王先臣 ■本报记者毛晶慧 “当前我国的公共财政体系建设还十分不健全,漏洞百出。财政资金还处于收支多条线的状态,这种收入分散的状况造成了财政监控不得力,对拨付到各级单位的财政资金无
“财政部门迫切需要更加开放性、可配置、可持续发展、具备高度柔性的系统,以适应财政业务管理的变化,走出‘系统建成之日就是落后之时’的怪圈。” “零敲碎打”已不能满足长远发展 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第一年,也是我国财政改革的起始年,随着“金财工程”的即将正式批复立项,财政信息化将是增长最为强劲的市场之一。请您谈谈财政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王先臣:2006年,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承上启下、走向务实、深入“整合性应用”的关键一年。今年我国政务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整合性”特点的纵向单位级应用,例如金税、金财、金审等需求最为强烈。 而财政信息化的宏观性之强、牵涉面之广,是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都难以相比的。用一句通俗的话讲:“只要用了财政的钱,你就是财政得要管的一部分。”这还远远不是全部。跟财政部门打交道的,除了需要动用财政资金的企、事业预算单位之外,还包括非税收单位、国库和代理银行,甚至还有人大、审计等政府监督部门。从信息化的角度来看,局部的“零敲碎打”似乎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系统长远发展的需要。建立一套集中化、一体化的“大系统”,以此将各个业务流程衔接起来,并实现不同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已成为财政信息化建设的大势所趋。 从财政做起“变身计划” 中国经济时报:财政信息化只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部分,为什么用友政务在今年提出“扎根财政”这个口号,这会不会阻碍用友政务的发展? 王先臣:财政管理是政务行政管理的核心,它建设的好坏的,决定着整个政府信息化GRP建设的成败。这就好比企业信息化要先从财务管理入手一样,只有将企业的财务管理基础夯实了,才会扩展到ERP、CRM、SCM等全面的整合应用建设,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信息管理成效。随着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深入及金财工程等金字工程的正式立项,政务信息管理将向纵深发展,专业化、整体化成为趋势。今天用友政务扎根财政,未来用友政务将以财政信息管理作为突破口,逐渐向其它业务领域纵深拓展。借鉴用友软件集团的发展思路(从企业财务管理入手,逐渐向其他应用领域拓展),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拓展模式更牢靠,更具优势,也更有发展前景。 2005年国家对财政信息化投资为19.96亿元,今年将高达25.03亿元,其中,软件投资将达到5.13亿元。服务需求也将以39.15%的速度增长,这为用友政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扎根财政这条新路线,不但不会阻碍用友政务的发展,反而利于用友政务积累经验,为未来的拓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体化”考验“涉水者” 中国经济时报:近两年,随着财政信息化市场热度升温,许多财务软件企业纷纷涉足财政信息化领域,以期在市场中争得一席之地,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王先臣:财政部门的信息化不等同于企业的财务信息化,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财政信息化涉及到资金流、信息流及政府审批流,在信息化建设的同时伴随着业务改革,因此在每个财政项目中,需要进行财政业务流程梳理、设计信息化解决方案。这就需要通过软件厂商的咨询能力、实施能力来逐步协助财政部门提升财政信息化项建设水平,一般刚刚“涉水”财政这个领域软件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目前,各级财政机构对信息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其对于系统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盲区。用户往往没有针对性的选择产品,得不到专业咨询服务,搭建整体化信息架构更是无从谈起,严重影响了其信息化进程,甚至导致项目前功尽弃。 收支分类改革如何落到实处 中国经济时报:目前,财政部正准备在全国推动“财政分支分类”这项新的改革,这项改革对财政系统的信息化策略与应用会产生什么的影响? 王先臣:收支分类改革是一项涉及到整个财政业务的重大的基础性改革。按财政部要求,从稳妥及可比的角度考虑,2006和2007两年为新旧两套收支科目并行。改革后,信息系统必须同时支持两套科目体系的要求,是以往所有财政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之初所没有考虑到的。科目体系由一套变成两套,对现行各种财政管理软件提出了挑战。 而新收支分类科目的实施,更重要的是如何落实到日常管理中去,作为财政管理的固化载体,新的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不可避免地从宏观到细微之处对信息系统提出大量新的管理要求,每一类、每一款、每一项收支分类都包含着国民经济的重要内容,现行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如何适应这种新的业务要求,如何尽快满足新的要求,直接涉及到财政预算管理的正常开展。 按财政部要求,2006年6月底各省、厅需向财政部上报2006年地方汇总的部门预算,也就是说要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全国所有财政信息系统必须至少实现局部升级,否则用户只能通过手工方式进行处理,在细化的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基础上,每一笔财政收支都面临新的业务定义,工作量之大可想而之。因此,如何在如此短暂时间内为如此庞大信息系统用户群体提供及时的服务,是对全国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直接、最大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