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滚动新闻 > 正文
 

全球化时代首个油价风暴来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9月07日 00:01 北京现代商报

  国际油价仍在高位盘旋,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师史蒂芬·罗奇又拿起他惯于警世的笔,“如果能源成本飙升打击美国消费,亚洲和中国将遭受冲击”,罗奇写道,“我们正经历着全球化时代的第一个油价风暴”。

  这篇文章被命名为《要付出的代价》,发表在周一出版的《时代》周刊上。罗奇在文中给出一个明确的底限——60美元,“即使油价就停留在约60美元一桶的水平,美国消费支
出也势将显著放缓,为其提供消费品的中国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去年底,摩根士丹利预计油价将升至每桶60美元,而实际的变化远远超过预期,今年油价从40美元起一度冲破70美元的关口,直到9月2日美国宣布将动用战略

石油储备才有所下调,但仍然处在罗奇的底限之上。

  油价飙升打击美国消费

  第一个理由是,美国家庭的财政预算灵活度非常有限。他们的个人平均储蓄率已下降至零,远远低于上世纪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期间的平均值9.5%以及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前夕的7%水平。

  第二,在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之前,美国家庭的自主消费已出现过剩,这为之后美国最严峻的消费导向经济衰退埋下伏笔。而今天,花在消费耐用品和住房建设的支出平均占去年美国GDP的14.3%,这几乎与70年代

能源危机引发消费市场崩溃前的水平一样。

  亚洲面临双重打击

  罗奇在报告中分析了亚洲主要经济体在油价风暴前面临的潜在危机。他指出,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亚洲区(日本除外),它可能面临双重打击:该地区低效的能源消耗技术和对美国消费者的过度依赖。

  分析中国所受的影响,罗奇认为,2004年中国的GDP每单位石油消耗量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中国倾向给零售能源产品提供价格补贴。尽管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所受到的高油价冲击得到缓冲,但政府则要面对更大的财务负担。此外,约三分之一的中国出口是输往美国的,也就是说

中国经济对美国消费能力的依赖程度很大。

  日本和印度日子好过点

  不过,罗奇也坦言,面对能源风暴,日本和印度也许能好过一点。

  其中,日本的内需增长近年有所改善,如果能持续,将有助于缓冲出口下降造成的冲击。同时日本还受惠于其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方面的突出进展。

  印度的情况则不同。印度与中国没有密切联系,其问题更大程度上是在于能源的低效使用和定价。与中国情况相仿,印度的能源使用效率只及发达国家水平的一半,同时,国内价格结构给零售能源产品提供大量的补贴,这意味着上升的能源成本将对已经紧张的财政状况带来负面影响。

  据新华社电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