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硬性指标有害无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 05:17 中国青年报 | ||||||||
教育部一位官员在“2005关注中国大学生就业”系列活动上说,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要达到73%以上,即不低于去年水平。 既然教育部这样说了,可以想像,等到今年年底一盘算,全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定不会“低于”这个73%,甚至会高那么一点点。这让我想起这两年来热炒的“命案必破”。两者实质是一样的,为了这些硬性指标,“命案必破”的背后可能有冤假错案和层出不穷
说白了,硬性指标就是一种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指标先行”,然后级级分派。上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是这样,文革时期“反革命分子指标”,也是这样。而现在,什么GDP指标、就业率指标、失业率指标等等,更是无处不在。数字指标之于官员,可以决定是否升迁,即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之于高校,它可以决定一个学科和一个专业的发展“前景”。 当然,我并不是不赞成数据统计,正确的数据统计是一个社会状况的风向标,也是决策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参数。但是“数据统计”与“指标管理”却是两回事。数据是被动的,它只在客观上反映现实情况,而“指标管理”呢,它却反客为主,不再是一组“社会的真实存在”,而成了许多“利益群体”的“奋斗”目标。为了数字而奋斗的人,最终必然成为数字的奴隶。暂且不说不计成本的GDP和注水的GDP,就拿高校就业率来讲,教育部的就业率目标一下达,就业率就不再是“就业率”,而可能成为部分高校的数字游戏。注水的就业率和注水的政绩没什么两样。 在就业率上做手脚,可以说是一些高校公开的秘密。直接改动数字,或将考研学生也同时找个单位“挂靠”,一人“贡献”两个就业名额等等,不一而足。这样的结果是,每个高校的就业率似乎都在90%以上。笔者也曾是某高校的大学生,毕业的时候,许多同学并不想早早签约,然而,学校规定在6月份之前要把就业数据报上去,于是,学院不得不想方设法说服学生签约,这种草率应付的背后是对学生未来的极不负责。笔者认识的许多同学后来都曾因为重新找过了新单位,而不得不交大笔的违约金。高就业率的背后,不仅仅存在“注水的就业率”,更存在“低质量的就业率”。 高校“就业率”的存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科学地进行专业设置,使其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然而,指标性的管理却最终使“就业率”误入歧途。我们必须明白,学校的专业和学科是为社会、市场而办的,而不是为教育部门的这些指标而办的。如果长此以往,我想,不仅会延缓“就业”的市场化,也会使更多的就业问题积重难返。 作者:彭兴庭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