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主义手中拯救能源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8日 11:29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彭兴庭 对于“能源紧缺”的局面,普通人的感受主要停留于夏天的拉闸限电、冬天的供暖紧张以及油价的疯狂上涨。其实在这背后,空前紧迫的能源局势已经到来。然而,浪费的现象却依然非常严重。发改委主任马凯在《财富》全球论坛上表示:“中国正在以各种措施、办法、渠道解决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能源瓶颈”,将动员全社会节能,按照建立节约型社会的
江苏省日前也出台了能源节约六项措施。其中包括调整产业政策、实施强制节能、创新节能机制等。这些政策是否行之有效,我们当拭目以待。笔者以为,考察能源节约的政策可行性,应有必要从“消费”的视角出发。 消费,作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层次,处于的是一种独一无二的双重地位。一方面,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消费,否则消费的滞后会造成市场的疲软甚至萧条;另一方面,如果过度消费甚至浪费的话,在没有物质保证和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将使整个社会“举债”度日。 水、电、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在社会的生产环节中,对于消费和能耗而言,可以说是一种硬约束。这种硬约束要求消费量不能明显超出消费品的生产量,否则,必然使一部分消费者得不到应有的满足,或者一部分消费者挤压另一部分消费者。然而,在目前的中国,“消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形态挟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正汹涌而至。一餐15万元的年夜饭,豪华落地玻璃窗,拆了建、建了又拆的城市建筑,重复建设的机场、公路……社会正坠入一个五光十色的消耗旋涡中。 这种消费主义观念在脆弱的金融系统和不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下,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隐形旋涡。“消费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的问题,也是一种国家的发展态度问题。联合国《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都指出,“可持续发展要求改变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建立可持续消费模式。”这段时间以来,对于官员的“政绩成本分析”讨论也很多。控制消费主义的基本环节是引导消费者。政府部门和官员为了产出政绩,他们也是各种能源的消费者。而科学的发展观,何尝又不是一种消费方式的矫正。从消费主义手中拯救能源,又何尝不是从健康的价值观和发展观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