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外资冲击有限 中资还须自强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5日 08:46 经济参考报 | ||||||||
到12月11日,我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3周年之时,我国保险业将全面开放。现在看来,即使全面开放后取消了地域限制和业务范围限制,外资保险带来的冲击也是有限的,但中资保险公司还是要警醒自强、谨慎应对。 依照我国所做的承诺,在加入世贸组织3年后,取消外资保险公司的地域限制,也就是说,外资保险公司可以在我国任何一个城市开设分支机构;同时还允许外国寿险公司向中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外资保险公司就已开始在保险业先期开放的15个开放城市中开疆拓土,谋求在全面开放之前占据主动。 从今年初开始,几乎每个月都有外资寿险公司新开分支机构。仅仅在9月,就有多家外资公司宣布在数个城市开设分公司。9月初,总部设在大连的首创安泰人寿得到在北京筹建分公司的许可;9月15日,全国首家合资寿险公司中宏人寿保险公司宣布,已获准筹建其宁波分公司;9月16日,中粮集团参股的中英人寿也分别在北京、成都开设分公司;9月28日,信诚人寿苏州分公司开业出售保单,其上海分公司也将在12月之前启动。 外资财险公司也在加快其扩张脚步。今年6月开始施行的《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允许外国财产保险分公司改建为独资财产保险公司。目前,德国安联、美亚、香港民安、东京海上火灾保险株式会社上海分公司、三井住友上海分公司等多家外资财险分公司,都已向保监会递交了改建成独资公司的申请。据保监会统计,截至9月底,共有39家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设立了70家保险营业机构。其中,寿险公司22家,产险公司14家,再保险公司3家。 在抢占大城市市场的同时,外资保险公司也获得了可观的增长速度。中国保监会国际部主任孟昭亿表示,外资保险公司在中国的增长速度,已经达到中资保险公司增速的2到3倍。统计则显示,2004年上半年,外资产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7.1%;外资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1.2%。而同期,全国财产险保费收入增长只有23%;全国人身险保费收入只增长了6.5%。洋保险带来的冲击有多大 入世前后人们普遍对保险业有这样一个忧虑:保护期解除后,1980年才得以重生的我国年轻的民族保险业可能承受不了洋巨头的冲击。 确实,在个别开放较早的城市里,外资保险已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比如在广州,2003年外资保险公司瓜分了超过两成的市场。然而,专家还是认为,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外资保险未来能占据的我国寿险业的市场份额将是有限的。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系主任郝演苏就持这样的观点。他告诉记者,中外资保险公司面对的客户群有所不同。目前增设分公司的多是中外合资保险公司,这些公司瞄准的是高端客户。再者,一些外资保险公司,比如财险公司,来到中国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到中国来投资办厂的本国企业。郝演苏认为:“这部分市场有限。” 郝演苏还认为,中外合资保险公司有先天的不足成份:合资保险公司中的中方企业,绝大多数没有保险业的相关经验,部分公司的中方股东并没有认真分析保险公司的投资回报。新设立的保险公司要5到8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之后才能盈利,在这段不挣钱的时间里,如果扩张过快,还需要等比例增资扩股,这些中方股东能否忍耐过这一段时期还很难说。那么地域限制放开后,是否外资保险就会遍地开花呢?外资确实加快了重点城市的扩张,但在开放之后是否会全面布点还有待观察。“增设分支机构是要花成本的,能否挣到钱还得仔细评估。”一位分析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人才再次成为外资公司扩张的“瓶颈”。合资寿险公司光大永明人寿副总裁张敬臣就认为,新进入国内的外资保险公司,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了建立公司运作的基本框架上。由于人才匮乏,许多并没多少从业经验的管理人员就已经身处高位了,这对公司的稳健经营不利。“人才匮乏也会影响外资保险的扩张速度。”“保险业与制造业不同,作为金融服务业,保险业具有很强的民族和文化色彩。台湾省的保险市场开放得较早,但外资所占份额不超过15%;韩国的保险市场开放得更早,但外资所占份额还不到5%。”郝演苏说。中资保险公司的挑战 虽如专家所说合资寿险公司有隐患,但合资保险公司也有自身的优势。合资寿险公司的中方股东一般都是大企业,团险放开后,这些公司就很容易取得中方股东的团险业务。此外,业内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外资保险公司较中资保险公司更稳健,轻规模,重利润。中资保险公司需要向注重风险管理、多渠道营销模式和高层次服务转变。 再者,外资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能力较中资公司强,这也是中资保险公司需要应对的挑战。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新任外籍精算师丹尼尔.昆尼士认为,今后几年,外资寿险公司会将其在发达市场的经验引入中国,中国寿险市场可能会出现产品革新。“中国寿险业正在经历一个革命性的时代。”他这样评价。 所幸的是,中资保险公司已经看到了外资的优点,并开始学习。我国最大中资寿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王宪章说:“外资保险公司经营比较稳健,在风险控制和管理方面有许多地方值得学习。”我国最大财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也从11月1日起上调了车险价格,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人保财险上市后,在利润导向下的喜人转变。 值得一提的是再保险业。2005年是实施法定再保险的最后一年,随着法定再保险的全面取消,2006年中国的再保险业务将全面实行商业运作。目前,名列全球再保险三强的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瑞士再保险公司和科隆再保险公司已在中国设立分公司并开展业务,同时另有数家境外再保险公司正在申请设立分支机构。市场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这对我国唯一的本土再保险公司中国再保险(集团)公司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还有一些挑战是无论中资公司还是外资公司都同样需要面对的。比如代理人在展业过程中,片面夸大保单功能,或者承诺不切实际的高投资收益率等。这些挑战是整个中国保险业需要求解的难题。 作者::赵江山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