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百货家电大“分家”(焦点新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27日 03:52 人民网-市场报 | |||||||||
郑云 如今,郑州人熟悉的金博大、丹尼斯、正道花园商厦等百货商场,或压缩或摒弃大家电,或设立精品专柜,或转而加强服装和家居用品的经营,用一商场有关负责人的话说就是“百货商场不再大而全,想的是扬长避短,赢得更大利润”。
冷淡“大家电” 在专业店如火如荼发展的同时,各家百货商场也在每年例行的商场调整中对“家电”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造。 据正道花园商厦有关负责人介绍,早在2002年,商场调整时就撤掉了“大家电”,根据商场“精品”的定位,让家电经营部分更精致化、高端化,“数码产品、进口品牌是经营的对象”,这位负责人说,根据商场的思路,在下半年的调整中,还准备把现在的家电部分迁至负一层的卖场内,与超市“拼盘”。 在业内,彩电、影碟机等被称为“黑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被人唤做“白电”。由于经营黑电、白电毛利较低,现在本土的家电商不约而同地把希望寄托在“蓝电”上,即手机、电脑、数码相机等。 近年来,随着“蓝电”进一步走近消费者,“大家电不赚钱”的状况无可回避,某商场家电部经理说,现在每卖出一台彩电,只赚10元钱甚至更低,做家电买卖简直就是当“搬运”,“所以大家电竞争太激烈,利润日薄,就是主攻家电的专业商场日子都难过,加上人们消费习惯也在改变,买大家电时越来越习惯进专业连锁商场,百货商场抛弃大家电与受利益驱动肯定是有关的”。 “小家电”吃香 并不是所有的百货商场都对家电采取“砍下”的态度,根据自身的发展,仍有不少的商场在和专业的家电卖场争夺部分市场。 “家电经营在百货商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金博大四楼某品牌电器公司的王先生说,虽然自从国美们驰骋市场之后,百货商场内的家电经营都在不同程度地“瘦身”,但对于厂家来说,依托百货商场的定位,做好自己品牌某些型号的垄断,还是能在市场上获得很大的份额。 百货商场虽然冷淡大家电,但对吹风机、熨斗、电饭煲等小家电不但保留还扩大了面积和品种,而且一般摆放在家居用品区内,这里面自然有顾客的消费取向因素,当然,与小家电毛利很容易有20%~40%也不无关系,而冰箱彩电毛利只有几个点,还是把它们放在专业的家电卖场比较合适。 当然,在压缩或抛弃大家电后,百货商场必然会扩大毛利商品,比如说增加服装、家居用品等的销售面积,以服装为例,获得50%-70%的毛利并非难事,商场也坦言,“卖这些东西更赚钱”。 风行而起的大卖场内,家电经营也在呈现另一种趋势。“目前家电经营占卖场总面积的15%左右,对商场销售额也只有约9%的贡献。”河南世纪联华总经理杨旭东说,并且小家电占的比例大,其他大家电,像海尔、飞利浦等,大都以品牌店的形式出现。 厂商各取所需 目前国内家电的主要销售渠道有四种:一是进入传统的百货商场家电部;二是进入家电连锁专卖店;三是进入家电城;四是进入大型超市。 但是另一个趋势已经显现,在百货商场、家电专卖店、家电城、大型超市等仍然为销售家电产品主渠道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工业资本将直接进入流通领域。 百货商场和专业卖场相比,国美、八方、通利等是专业化经营,如果要经营家电,出的是一个拳头,而不是一个巴掌,集中在一个点,成功的概率才较大,“百货商场不可能像专业卖场一样做得大而全。” 不光是百货商场,家电专业店已经另辟蹊径,形成了一个叫做“家电大卖场”的业态,其他任何一种所谓的“业态”在家电销售上都已经无法与之抗衡。 尽管在家电销售中,国美们已经占据了所谓的制高点,但在家电零售业向连锁业的转型中,由于业态变化的主要动因是价格的冲击,很大程度上是在消费者心中出现了低价低端的形象。 《市场报》 (2004年07月27日 第十八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