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通货膨胀:最令人担忧的是应对政策(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15日 01:14 21世纪经济报道

  通货膨胀数字居高不下让老百姓感到担忧。1993年朱镕基被任命为副总理兼人民银行行长时,其任务之一就是为过热的经济降温。他甫一上任就颁布了“16条”【1993年,基于严重的经济过热形势,当时主管经济的副总理朱镕基推出了包括控制全年货币发行量和严格控制信贷总规模等在内“16项调控措施”(外界称之为“16条”),以稳定面临失控的金融大局和经济失衡,其特点是以“一刀切”的方式对经济过热“急刹车”——编者注】。笔者估计,这个政策导致实际投资增幅从1993年的25%下降至两年后的14%。

  有限的应对政策

  1. 通货膨胀是好是坏?

  尽管目前的通胀与上世纪1990年代的状况存在很多相似点,但笔者依然认为政府不太会在近期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因为迄今为止的通货膨胀在性质上与1990年代的那次不同。首先来看看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90年代那次完全是新增货币供应量过大造成的。1993年第一季度,国内信贷增速骤增一倍至40%以上,远高于GDP增速。而现在的情况是,货币供应量增速提高,但并没有达到严重的程度。2004年以来的年平均信贷增速为15%。另外,公司债相对于股票的比例在下降。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成功采取措施限制了银行将涌入的外汇贷出。

  以上事实也从一个侧面证明了中国这次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食品价格上涨引起的。上世纪90年代,受到信贷剧增的推动,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在暴涨。目前,主要还是食品价格在上涨,而且这一现象目前对经济也有一定好处。在城镇地区,食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50%下降到了目前的25%。农村地区是食品的生产基地,食品价格上涨是农村居民收入目前出现自1990年代以来最快增长的原因之一。

  当然,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农民工的收入也在增加,这也导致了生产成本的上升,并进而提高了成本推动型通胀的压力。这会逐渐提升核心CPI,但总体上压力还比较缓和,不会像货币需求拉动那样导致核心CPI的大幅上涨。

  食品价格上涨和低收入人群的工资增长是经济重新达到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农民的福利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食品价格受到控制以提高工业生产增速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由于农民更加愿意种植土地密集型的粮食作物以自给自足,因此农村劳力丰富地区的生产率一直鲜有明显改善。与此同时,低工资造就了中国较低的生产成本。以降低消费水平为代价换来了高投资率,这更加增强了中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中国巨额的贸易顺差就是这一点的直接反映。

  从这些方面来看,目前的通货膨胀也不是完全负面的,在某种程度上,其积极意义甚至是相当明显的。全面的货币通货膨胀导致社会不稳定的原因是普通老百姓的购买力会大大下降,而这次食品价格导致的通货膨胀则提高了农村人口(占中国人口的绝大部分)的收入。显然,食品价格高企会导致一些城市居民生活困难,但城市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仍然很快,而且政府财政有足够的资金去补贴生活困难的城市居民。

  总体来说,如果消费增速超过投资增速,那么农村和城市居民的收入增幅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首次实现同时提高的现象就是非常必要的。即使从生产的角度,也很难说中国是不是应该继续阻止成本的上涨。如果中国经济要重新恢复平衡,人民币的实际汇率必须提高。要实现这点,既可以通过提高名义汇率(提高人民币币值)的方式,也可以通过提高中国国内价格水平(中国商品的价格优势同样会下降)的方式。无论何种方式,中国制造的竞争力都会下降。如果采取国内通胀的方式,人民币将面临更大的升值压力。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