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项扩大内需措施传递了哪些信号(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12日 16:43  《中国商界》杂志

  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这次公布的十项措施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进一步扩大内需的重点之一。未来我国将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但与世界先进水平依然有较大差距,仍有较大发展空间。例如,2007年我国每万人拥有铁路0.6公里,而美国达5公里以上,日本近2公里。

  加快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既发挥投资对经济直接拉动的作用,又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浙江嘉兴一家箱包制造企业负责人施纪鸿对政府将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充满期待。他说,若能在长江沿岸建设标准集装箱码头,箱包行业就可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但企业降低了成本,中西部地区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对企业和国家都非常有好处。

  增值税改革减轻企业负担

  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的扩大内需十项措施中,备受关注的一项就是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按照部署,要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据测算将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减少重复征税因素,降低投资成本,可以有效地鼓励投资,增强经济活力。

  增值税改革在企业界已成为共识,这项改革此时出台也正是应时之需。目前,我国已经在东北等部分地区开展增值税转型改革试点。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斌认为,全面施行增值税转型必将有利于企业经营和利润的增加,也为企业结构调整提供空间。

  链接

  十项措施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国务院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颁布后,业界专家对国务院新政进行了深入解读。

  房地产: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大对廉租住房建设支持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

  棚户区改造是我国政府为改造城镇危旧住房、改善困难家庭住房条件而推出的一项民心工程。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显示,我国在过去几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约改造5000万平方米棚户区,近100万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

  2005年开始,我国在东北三省实施振兴战略中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棚户区改造工程。这是新中国建国以来东北最为庞大的安居工程,计划利用3至5年时间,让200多万居民全部迁入新居。

  目前,我国包括棚户区在内有大约1.5亿平方米危房亟待改造。我国将从2009年开始,对国内煤炭采空区、林场、农垦及华侨农场中棚户区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加快保障性安居住房的建设,对改善居民的消费结构、扩大住房消费、平抑房价、防止出现新的房地产过热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国房地产业协会秘书长朱中一认为,房地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扩大内需的龙头。此次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的政策,在房地产领域并没有涉及商品房,而是依靠保障性住房来进行,主要就是为了将原有的“泡沫”剥离,达到真正扩大内需的作用。由于保障性住房价格低廉,会有效地挤压商品房市场,完成房地产市场的自我调节。

写进博客
复制标题和链接发给好友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