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4万亿投资亟待保驾护航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01日 14:09  人民网-市场报

  为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的风险,国家紧急出台了10条经济刺激措施。4万亿元投资计划能否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如何确保投资效率更高、项目投向更合理?启动民间消费、拉动内需的关键何在?为此,市场报总编辑李庆文和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进行了热点对话。

  4万亿国家投资计划对启动消费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庆文:当前,企业界特别关注明年的市场走势,我有一个观点:老百姓关注市场走势不如企业家关注。事实上,企业家更关注明年的经济是否好转。

  高铁生:二者其实是一致的。企业家关心市场不是凭空的,他关注购买力将向哪个方面集中,从而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但是,企业家对市场趋势的判断与消费者的消费支出结构会有一定时差。有时在消费者潜在需求尚处不自觉的状态时,企业家已做出预判,但最终二者对市场的关心应该是重合的。

  李庆文:企业家关注市场的走势与政府官员的关注是不一样的。我感觉,政府可能更关注宏观经济指标,企业家更关注能够使企业实现有效销售的市场走势信号。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高铁生:是这样的。政府把钱花出去就能形成指标,因为盖一所大楼或修一个广场,这种支出本身往往就能体现政绩。至于效益怎么样就另当别论了。但企业家投资最关注的就是效益如何。对政府启动内需,官员们可能更多的是关注一些宏观指标,但企业家感兴趣的是,政府的支出能给企业家带来哪些商机?比如铁路投资会给相关的钢铁企业、制造企业等带来拉动效应,它会形成向前或向后的一个产业联动效应。所以企业家非常关注政府投资投向哪些领域。当然政府的投资有时可能不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如果能够改善基础设施,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环境,那么这种投资也是有社会和经济效益的。

  李庆文:消费者对市场走势的关注与企业家和政府的关注也不一样。据我观察,消费者的行为更多的是一种消费心理预期在起作用。那么目前政府给消费者的预期是什么?消费者最关注的就业、收入增长、子女教育问题是否有稳定的预期?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高铁生:这关系到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的问题。作为一个消费者,收入预期和支出预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国家有可能采取大范围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措施,这就会给消费者带来一种预期:一旦收入增加,将会优先安排一些支出满足相关的需求。其中有一些是刚性需求,如柴、米、油、盐等基本生活用品,涨价与否,都得消费;而对于另外一些商品,比如住房或汽车,就要判断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这种消费需求就相对复杂一些。总的来看,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使居民减少后顾之忧,增加即期消费。

  李庆文:政府关注市场,希望我国经济能够走出困局,各种宏观指标到位,给大家以信心。企业家关注市场,希望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够带来旺盛的需求,使企业的产品能够顺利的销售出去。消费者关注市场,是关注价格能否平稳,国家对个人的消费政策能否更加宽松。可以看出,虽然各方关注市场的视角不一样,但都有同一个希望:希望市场能够尽快启动起来,能够继续朝健康方向发展。看来,目前所有的关注点都在于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能否转化为需求拉动或消费拉动?能否保持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高铁生:是的,目前大家都在关注4万亿拉动能否收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我国消费需求很旺盛,如果居民的储蓄能有大部分转化为消费,那么这个问题就好解决了。但实际情况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积累与消费比例失调,导致国内市场对于目前庞大的生产能力起不到足够的支撑作用,所以只好更多依靠出口来拉动。我国经济对外依存度相当高,就是因为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比例失调。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影响很大,我们必须启动国内更大的消费市场。当然,由于体制性的原因,实现这一转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形成一个良好的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机制。目前,由国家投资所形成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般情况下,这4万亿恐怕很大一部分都会直接表现为各种建设项目的投资。然后,其中一定比例会转化为消费需求。现在很多学者在呼吁,不要把这些投资仅仅作为增加生产能力的投资,而应直接用来增加农民、低收入群体、贫困家庭等收入,而这些群体收入增加后,将会很快地转化为现实的市场购买力。这种建议是有其合理性的。这样做可以明显地起到稳定和扩大消费市场的作用。其所形成的消费拉动,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乃至产业结构调整,都是有好处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