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杂志:柴静内心充满西方迷信

2015年04月15日 15:19  《国企》杂志  收藏本文     

  柴静,怎么看和怎么办?

  来源:《国企》杂志

  善地

  春节期间,各路朋友纷纷提到柴静和她的《穹顶之下》。赞美者说,这是中国版的《寂静的春天》,必将推动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柴静能将她与雾霾之间的“私人恩怨”讲述得这么好,短短几天之内吸引数以亿计网络点击,变成一个公共事件,迫使新任环保部长表态,迫使每一个两会代表表态,甚至迫使关心中国社会的每一个人表态,多了不起!批评者说,这是借环保反中石油、中石化[微博],借环保质疑中国政治制度,不怀好意。感叹者说,怎么央视的雇员只有离职了才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呢?又过几天,听说这部片子被禁播了。看来,连中宣部都表态了。

  没办法,只好看一看了。网上一搜,高清版,很流畅,没有被禁播呀。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再出门,从来不屑于戴口罩的我也戴上了口罩。用柴静的话说,“不是我怕死,而是不想这么活。”我开始留意中关村一带熙熙攘攘的人流。行色匆匆,戴耳机的多,戴口罩的少。这些IT精英们,这些公知白领们,这些时尚男女们,你们听说柴静了吗?看过《穹顶之下》吗?怎么会不戴口罩呢?要知道,今天可又是雾霾天啊?我后悔!大前天,重度雾霾,我还一大早骑着车去爬香山。呼吸艰难不说,还一路流清鼻涕。要知道雾霾这么伤害呼吸系统,还真不一定天天早锻炼了。

  感谢柴静!一个文文弱弱的女子,挑战了最强大的商业组织,戏弄了许多办公大楼,嘲讽了无数橡皮图章,唤醒了沉迷于汽车、飞机、手机的主流公众。她含蓄地提出了质问,要健康、平安、和谐的人生,还是要繁荣、危险、冲突的社会?在生存的硬道理面前,发展还是不是硬道理?

  但是,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既然成了公共话题,就免不了七嘴八舌,各自以为是。

  发展派嘲弄。既然北京雾霾那么重,为什么北京户口还越来越值钱?为什么那么多人宁愿开着汽车堵在路上,呼吸着雾霾空气,却不愿意呆在空旷无人、空气清新的大别山区?为什么你柴静不回山西老家?为什么你还开着4.5排量的大汽车?可见,都是你们这帮小资,得了便宜还卖乖,开着汽车还想要路上没人,嫌我们外地人抢了你们的工作,脏了你们的空气,要把我们赶回大别山,要让中国回到农业社会。没门!

  现代派不屑。先污染,后治理。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我们只能再走一遍。雾霾算什么?伦敦大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比京津冀的雾霾厉害得多,造成数以万计人的窒息死亡,还不是过来了?相反,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教训,所以,中国七十年代就考虑环境问题了。先设环保总局,再提高规格变成环保部。环保部还是做了大量工作,并不真是没有牙齿的老虎。想一想吧!中国这三十年经济高速增长,每年仅燃煤即达36亿吨。如果不是提前设置了燃煤和燃油的标准,改善了发电厂锅炉和一般工业锅炉,那现在中国就可能不是雾霾,而是全中国成为1952年的伦敦!所以,别激动,戴上口罩,相信党和政府,享受现代化的好处吧。

  技术派不满。万战翔,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质量与标准管理部副总工程师,从专业角度批评柴静“外行看热闹”。理由主要有三。一、分不清主次轻重。让人误以为烧煤和尾气对雾霾的“贡献率”是同样的!其实,烧煤才是罪魁祸首!二、没搞清基础事实。例如,油品标准不是油企制定的,而是政府制定的,标准还定得很高。三、盲目反垄断,崇尚竞争。中石油垄断天然气供应,但是为了加大国内天然气供应,中石油投资建设了“四大战略通道”,努力进口天然气,即使进口气价格远高于国内销售价格,造成进口越多亏损越严重的局面,但中石油仍义无反顾!“试想,如果真像柴静说的那样开放几千家私营企业开采销售油气,必会鱼目混珠,假冒伪劣充斥,他们的加油站你敢进去加油吗?军队的坦克飞机军舰敢用吗?”

  右派欢呼。想想吧,柴静多巧妙!她成功地将一个环境话题,变成一个宣扬民主、自由、公平、公开的话题,变成一个揭露国有企业黑暗、政府无能的话题,变成一个不断用西方经验敲打中国、改变中国的话题。一天之内点击量超过1个亿,这要是美国,岂不就是最好的民意代表?更有意思的是,下令禁播这部片子,不打自招,承认站在民意的对立面,暴露出逆世界民主潮流而动的真面目。

  左派反感。国企有阴暗面,不假。但是,反掉了国企的垄断,迎来埃克森美孚公司、壳牌公司等国际石油巨头的垄断,就好吗?柴静宣扬美国有几千家天然气企业,为什么不告诉我们,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小企业,甚至是不存在的企业?竞争通向大私人公司垄断的道理,难道柴静不懂吗?柴静说拍摄的一百万资金是自己的稿费,是真的吗?没有拿福特基金的钱吗?小心上了美国的当!柴静到美国生孩子,就有机会受美国的招安。很可能,这是中情局煽动中国民意、瓦解中国的一部分。

  老领导不安。《穹顶之下》,什么东西啊?不就是柴静的自言自语,点缀一些专家访谈,配上了图片和资料吗?要是语言类的视频都可以这么火爆,还要张艺谋干什么?摄影、摄像技术普及了,低成本就可以制作出高点击率的视频。低成本电影正在威胁好莱坞大片的生计,低成本视频是不是也会威胁中央电视台的生计?影视平民化的时代到来了,政治民主化的时代还会远吗?

  ……

  这么多声音,这么多意见,这么多争论!怪不得有关部门坐不住了。

  不争论,管了三十多年,已经力不从心了。当今社会,利益分化,意见纷争,各是其是,各非其非。传播各种意见的手段又这么发达,真搞得人头晕目眩。怎么看?怎么办?

  倾听自己的内心世界吧。当柴静倾听自己的内心世界时,她感到了生命的可贵与脆弱。女儿出生,她感到自己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不只是短短的三十多年,而是通向了遥远的未来。她开始关注雾霾,重视环境,才有这部“演讲片”。在女儿面前,她成了造物主。造物主就要考虑被造者的安全与健康。造物主与被造者不是契约关系,无法用个人本位思想去处理两者间的关系。所以,从这一刻起,柴静懂得了爱,懂得了责任,就开启了通向中国思想的心灵之门。

  此前的柴静,可能向往大城市,向往工业化,喜欢大汽车,喜欢作为央视主持人受万众瞩目的感觉。但是,此后的柴静,可能喜欢一家人健健康康、和和睦睦的感觉,可能会怀念儿时的小城市,留恋慢节奏的生活,疏远曾经的虚荣与繁华。

  而此刻,柴静正在转换之际。新的体验刚开始,旧的积习还很厚实。内心世界的纯真正在苏醒,外部社会的烙印仍然强烈。

  作为调查记者,柴静是称职的。深入现场,遍访部委,咨询专家,追问细节,探询真相,难道还不称职吗?即使是万战翔,指责柴静是“看热闹的”,但她代表了观众看热闹,还多少看出点门道,也是够称职的了。中国无数记者,都能如柴静这样,冒着丢职、杀身的风险去看不该看的热闹,那么,记者就不至于被混同成“妓者”了。

  有人说,以自己的孩子疾病为由头,开始这场调查,甚至称这是一场“私人恩怨”,会影响调查的客观、公正。可能吧。但是,真有客观、公正的调查吗?话题、场景、专家、资料,历史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业内的、业外的,需要认识的细节无数,需要选择的因素无限,加上资金有限、权力有限、精力有限,所谓客观、公正的调查只能是骗人的把戏。相反,倒不如柴静公开自己的调查动机,才真有可能通向客观、公正。九十年代,环保总局和央视曾经联合拍摄过《共同的命运》,也引起过轰动。但是,时过境迁,再用宏大叙事,再用共同的命运来呼吁,效果已经不太好了。因为社会已经碎片化了,人心已经不再关心共同的命运了。人们怕被忽悠,怕听宏大叙事。显然,柴静敏感到了这一现实。所以,她干脆说,这是我和雾霾的一场“私人恩怨”。但是,无数人和雾霾有着“私人恩怨”,这就是“共同的命运”!这就是由无数主观感受构成的客观!

  柴静的局限性,恰恰在于她自身。环境和资源问题,是现代人的难言之隐。1780年以来,世界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人类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完全释放。新发现、新创造、新技术层出不穷。人口从10亿增长到70亿,人均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人均消耗的资源也极大增长。小汽车进入千家万户,高速公路密如蛛网,飞机、油轮将世界联为一体,手机、计算机、互联网使地球上任何两个人都可以随时交流。但是,增长得越快,资源耗竭的越快,环境污染越严重,世界末日也就可能越近。这恐怕是靠技术难以解决的。不约束自身的需求,不反省自身的贪婪,不批判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金钱崇拜,不怀疑产生这一切成就与问题的西方社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越来越多,世界范围内都如此。所以,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才会感叹,人类如果要摆脱灭亡的噩运,唯有向中国文化学习。

  然而,柴静没有这种见识。她还沉浸在西方迷信中。任何细节,只要中国处理不好,就去美国、去英国、去德国找答案。车多了,停哪儿?请看英国。油烟怎么处理?请看美国。加油枪蒸发出油气,请看法国。非标车辆怎么处罚?请看洛杉矶。石油标准委员会怎么形成?请看美国。买了SUV还想节能?一公里以内就别开了。如此等等。可仿可学,立竿见影。但是,如此,却颠倒了主次轻重,放过了人类贪婪的、攀比的、虚荣的心灵,放过了竞争和逐利的资本逻辑,放过了跨国公司与各国政府勾结操纵舆论、降低标准的事实,却有意无意地将责任都归结到中国政府,归结到中国政治制度。

  但是,我相信,这并不是柴静故意的,更不是里通外国的政治阴谋,只是她的内心充满了科学迷信、技术迷信、民主迷信、制度迷信、专家迷信等西方迷信而已。《穹顶之下》之所以能够如此吸引眼球,也是因为点击的观众内心充满了各种现代迷信。内心共鸣,迷信增强。迎合国人心理,既要反雾霾,又不想抛弃刚刚熟悉的现代生活,不想面对现代化的根本困境,这才是此片成功的要害。

  如果柴静真倾听内心的声音,不难抛弃这些外在的迷信。她已经成为一个母亲了,已经有母亲的责任感了,就有可能懂得中国文化了。为什么中国古代的执政者不追求GDP或GNP?为什么古代中国将新技术、新发明、新创造看作奇器淫巧?为什么中国的火药不是变成炸弹炸开日本、缅甸、越南的大门,而是变成礼花和爆竹,欢庆节日?这很可能是大智慧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没长大的孩子不懂家长的心思。风调雨顺,民心向善,家家和睦,人人健康,国泰民安,才是治国理政的最高境界。有了孩子的柴静开始懂了,徐才厚、周永康们却永远不懂,多可悲啊!历史最深刻的教训,绝不是落后要挨打,而是腐败要挨打啊!

  所以,感谢柴静。感谢她的真诚,感谢她的成长,也感谢她的不足。身为中国人,我们要懂得吸取教训,反省自身,早日摆脱西方的小孩子文化。

  欢迎关注新浪财经能源频道官方微信“能见派”(微信号nengjianpai),阅读更多精彩文章。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关注。能见派,关注高端与前沿,描绘美好能源未来。

新浪财经能见派

文章关键词: 柴静穹顶之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上网费用太高了 网费大调查
  • 体育火箭西部第二 鹈鹕胜马刺 季后赛对阵
  • 娱乐周星驰告华谊欠款败诉 协议缺签字未成立
  • 财经李克强:不希望看到人民币继续贬值
  • 科技欧盟指控谷歌搜索垄断 将调查安卓
  • 博客毛泽东秘书陈伯达出狱后真实生活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全球吐槽新加坡奥数题 中国:五年级水平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占豪:肖刚调研申万宏源透露5信号
  • 董少鹏:解读肖钢谈话 理性投资
  • 叶檀:提振经济需要信用而不是刺激
  • 苏鑫:从互联网冲击看地产白银时代
  • 姚树洁:A股的高峰可能要突破8000点
  • 水皮:工商银行不是定海神针?
  • 齐俊杰:买房包退跟炒股保本是一回事
  • 刘光宇:无理由退房把开发商逼成孙子
  • 如松:全球“变穷”与美元升值
  • 刘杉:总理为何急着开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