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正文
 

开封矛盾:旗帜的悲喜凯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13:32 经济视点报

    (核心提示)

  经历近半个世纪的风雨沧桑,有着河南洗化行业旗帜之誉的矛盾集团最终将国有股“零价转让”给上海豫棉。“矛盾”品牌能否复兴,市场会不会再给“矛盾”机会,将不仅取决于“矛盾”品牌曾经的知名度,还取决于改制后公司的市场运作。

  □经济视点报记者 杨 霄 马 凌

  “末代”老板的矛盾告白

  9月29日,开封市国资委、河南矛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矛盾集团)和上海豫棉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豫棉)三方负责人在开封矛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产权转让协议上签字,自此,矛盾集团的国有产权正式转让给上海豫棉。

  据了解,此次矛盾集团的国有股转让为“零价转让”。这是因为根据开封市天华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河南矛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以2005年5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其总资产为1.29亿元(不含土地使用权价值),其中还包括评估值为340万元的矛盾集团的商标、商誉等无形资产,总负债为1.2985亿元,净资产为负85万元。

  “那天,我最大的感想只有两个字——矛盾。”矛盾集团董事长贾林说,“令我欣慰的是,矛盾集团没有拖欠工人一分钱的社保和养老金;令我遗憾的是,我没能将它起死回生,最终所付出的心血还是一片苍白。”

  《经济视点报》记者问,企业在当年最危难的时候,您给自己设立的目标是什么?

  贾林没有直接回答,默默地从写字台上递过一纸悬赏广告:湖北某法院在强制执行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河南矛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的过程中,因执行人矛盾集团拒不履行法律文书中所确定的义务,尚有36万元货款未执行到位,因此,决定向社会各界悬赏。凡提供矛盾集团有现金线索者,本法院按照实际执行到位的标的的10%给予奖励……

  “供应商在相关媒体上刊登悬赏广告……这种类型的东西太多了。”贾林语塞了,顿了顿说,“矛盾集团只要不死,就有活的可能。我始终认为,矛盾集团即便到今天,也不是块烫手的山芋。”

  作为此次合同的收购方,上海豫棉总裁李峻峰在接受《经济视点报》记者采访时称,矛盾集团现任领导层的能力是令人惊讶的,从2001年至今,在没有外来资金的情况下,矛盾集团还能归还一部分欠债,偿还了2000万元的银行贷款和2000万元的原料款,很不容易。

  谁造就了矛盾着的“矛盾”

  “矛盾”的名号可追溯到1956年,当时适逢举国上下学习毛泽东《矛盾论》的热潮,新成立的开封日用化工厂就用了“矛盾”品牌。

  在此之后的多年里,“矛盾”快速地成长着。鼎盛时期的1999年,仅洗衣粉的年产量就达7.5万吨,在全国同行业中排名前五位,年产值为2.87亿元,产品覆盖除台湾、西藏和海南外的全国所有省份,可谓“矛盾”无处不在。

  从曾经的繁华到今年8月20日起全线停产,经历了从最初的一线工人到今天“矛盾”的末代掌舵人的贾林说,自己在“矛盾”的31年工作阅历,就是一曲完整的“矛盾”悲喜凯歌。

  对于矛盾集团的没落,人们不禁要问,是谁造就了今天矛盾着的“矛盾”?

  “‘矛盾’的没落绝对不是某一任领导班子或某个人造成的,也没有任何一任老总不希望企业活得更好。”贾林强调。

  在全国国有企业全面改革的浪潮中,1996年10月,开封日用化工厂正式改制组建了现在的河南矛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实际控股该公司的是开封市国资委,占该企业全部股份的75%,其余为员工个人股份。开封市国资委一位刘姓的副主任直言不讳,所有领导都由政府任命,且只能上不能下,职工能进不能出,工资能涨不能跌……这样的改制几乎没有实质意义。而“矛盾”呢,依然以国有企业固有的惯性冲向业已变化了的市场。这在市场经济的浅水区尚无大碍,一旦驶入深水区,必然遗患无穷。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企业的主要矛盾已由如何提高产量产值转化为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其产量产值冲动仍居主流,并左右着企业的行为。这是国有企业的惯性思维。”贾林告诉记者,不能单单看外因,公司从1999年的巅峰跌入2001年的深渊,不得不去深刻检讨自己。

  1997年矛盾集团新增了一条生产线,使公司产能提高到了20万吨,但即便在公司产量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时,设计产能依然有大量过剩,而仅此一项就贷款3500万元。为扩大产品在全国的高覆盖率和维持高产值,1997年,矛盾集团广招员工,在册职工近2000人;为扩大产品在全国的高覆盖率和维持高产值,仅262辆销售服务车的购车款就达1644万元,每年车辆运行费用就达千万元。

  2000年,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家逐步收缩银根、控制借贷。以前全靠银行贷款作为流动资金维持生产的矛盾集团,现在突然被切断了血脉,这让毫无准备的矛盾集团惊慌失措。到2001年3月,矛盾集团只得以替对手加工产品来延缓生命,与曾名不见经传的浙江纳爱斯签订委托加工合同。贾林苦笑称:“迫不得已、权宜之计。”尽管如此,加工所得也只能解决一部分职工工资和管理费用。

  2004年8月,矛盾集团在职职工每人集资3000元投入生产,但对于一个没有外来资金、严重缺少流动资金的企业而言,仍是杯水车薪。

  上海豫棉敢赌明天

  “矛盾”能否起死回生?上海豫棉跨行业投资能不能给矛盾集团带来新的明天?这是所有关注“矛盾”发展者的疑问。

  当《经济视点报》记者把问题抛给上海豫棉时,李峻峰称,他们只希望用矛盾集团复苏的结果来回答。

  李峻峰直言,如果说没有详细的调研,上海豫棉不会做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的事情。2004年与矛盾集团接触后,上海豫棉就组织智囊团对全国洗化行业进行了调研,并就矛盾集团的现状、开封市招商引资的政策进行了分析论证。最终,在中原崛起的背景下,上海豫棉看中的是矛盾集团的未来发展前景。

  但洗衣粉属于激烈竞争性行业,利润很薄,目前市场份额已被浙江纳爱斯、德国汉高和立白、联合利华、宝洁等品牌瓜分,尤其是在低端市场,用低价的方式倾销产品来打压地方品牌已是屡战屡胜,“矛盾”若要崛起,市场会不会再给“矛盾”机会呢?

  对此,贾林颇有信心,他认为,只要上海豫棉能将良好的运营机制与矛盾集团融合,渗透市场营销理念,“矛盾”品牌就会再迎春天。

  贾林说:“‘矛盾’的品牌知名度依然存在,特别是在全国的农村市场。在‘矛盾’停产的这两个月内,打电话要货的经销商仍是接连不断。事实上,从去年8月起至今,这一年的生产资金投入全部是靠经销商来维持的。我们没有资金,经销商提前10天汇来货款,这在全国业内都是绝无仅有的,这也足以证明‘矛盾’的影响力。”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