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河南的洗化行业有着不少名牌。这些名牌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红火异常,成为河南居民的日常用品,以致事隔多年,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们忆起以往的岁月时,这些品牌都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个标志性符号。
然而,这个符号也许将仅仅留迹于那个时代的人们的记忆里,对于新世纪的新生代来说,这些河南洗化品牌或许就像传说一般遥远。
因为,这些曾经的河南名牌产品,正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
□经济视点报记者 马 凌
丢失的市场
喧闹的超市里,50多岁的田女士在挑选生活用品。在汰渍、碧浪、立白、雕牌等众多洗衣粉品牌中,田女士毫不迟疑地拿起一袋雕牌洗衣粉放进购物车。
“雕牌是老牌子,用了很多年,不想用其他牌子。”在回答记者为什么选择雕牌洗衣粉时,田女士轻松回答。
“你对河南的洗衣粉老牌子有印象吗?”
“怎么会没有印象?矛盾、明花这些都是过去常用的牌子,用起来很不错,不过现在市场上看不见了,想买也买不到。”在回答这个问题时,田女士的语气不再轻松,反之,她的言语中似乎也透着一种淡淡的失落。
河南的洗化市场曾经有几大品牌:郑州的中州肥皂、开封的矛盾洗衣粉、洛阳的明花洗衣粉、漯河的红日肥皂、安阳的健美洗衣膏等。这些在上世纪50年代以来相继建厂投产的洗涤用品,曾在河南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用田女士的话说,那时候,洗衣、清洁之类的,都是用的这些牌子,根本不会用其他牌子。
一位洗化产品业务员的感受验证着田女士的话,他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前期,他曾去安阳开展一个外省洗衣粉品牌的地区推广,但是在安阳,他代理的洗衣粉根本打不开销路,原因很简单,那个地方的人们习惯用当地的健美牌洗衣膏,对其他品牌的产品没有兴趣。
但现在,在河南的各个地方,像矛盾、明花、健美等这些河南洗涤产品品牌,已很难寻到它们的踪迹。在郑州,记者遍寻丹尼斯、金博大、中环、易初莲花等各大超市,竟然没有找到河南这几大品牌中的一个产品。
“好好的产品,怎么就不见卖了呢?”田女士疑惑不解。
群体陨落
在郑州市,沿黄河路西行,临近沙口路,一个在铁锈斑驳的四方铁板上写着的“郑州油脂化学厂”厂门看起来十分落寞。这里很少有车辆和人员进入,门房里的设施与这个时代脱了节,都是一些上世纪80年代的设备。
“这个厂是生产什么的?”对于这个厂的情况,就连堪称“城市活地图”的出租车司机也感到纳闷。
而郑州的老市民对这个地方却是相当熟悉:“这个厂是生产洗涤用品的,主要有中州肥皂和福乐尔香皂,过去相当红火。”
“效益好的时候,全厂洗涤产品的产值达到2亿元,占河南市场的60%~80%,生产规模为年产洗衣粉2.2万吨,肥皂近2万吨,是河南的明星企业。”谈起往日的辉煌,郑州福乐日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乐公司)销售部经理、原郑州油脂化学厂员工杨金明的神情中仍然有抑制不住的自豪。
福乐公司与郑州油脂化学厂有着割不断的渊源。2002年,郑州油脂化学厂进行改制,中州肥皂与福乐尔香皂等洗涤用品的生产,被厂里的一些老员工接手成立了现在的福乐公司。
杨金明说:“当时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厂里效益不好,要破产,很多员工都下岗了,为了寻求出路,同时也为了保住中州和福乐尔的牌子,只有这样做了。”
对于福乐公司现在的生产经营情况,杨金明的回答是“情况不错”。
福乐公司的生产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生产自有产品,另外一部分为其他洗化品牌代加工,产量分别为400吨和1000吨。
这些产品产生的效益养活了全厂100多名员工。杨金明说:“在老厂的时候,我们每个月只能拿290元的工资,很多时候还不能按时领取,现在我们的工资比原来要高,并且每月都按时发放。”
尽管如此,曾是河南重要洗化品牌,当时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中州与福乐尔品牌,还是不可阻挡地衰落了。
因为品牌影响力的逐步下滑,曾经占据河南主流洗化消费市场的这些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无奈地退居到了时代发展的幕后。超市与商店,在这些大众消费的主要场所,已难有它们的存身之处,能够为它们提供一点展示空间的,只有批发市场和劳保用品市场这些渠道了。
而洛阳明花、漯河红日、安阳健美等这些品牌的发展更是不济。
据了解,漯河红日集团有限公司1997年改制时,被出售给当地一个做房地产开发的老板,“经营了几年,情况不好,自2003年开始,已停产了”。
洛阳明花的命运就更显无奈。2003年,洛阳明花厂被租赁给立白做生产车间。当时,洛阳市与立白公司签订协议,在立白租赁期间,明花不能进行生产。也就是说,即使有人想重新打造明花这个品牌,但如果明花和立白不解除协议,这个想法就不能付诸实施。
生产健美洗衣膏的河南省安阳市日用化工厂情况也“比较糟”。该厂一位管理人员说:“现在厂里很乱,正在进行改制。”改制工作从2003年就已开始了,“但一直没有完全做好”。
而开封工业的标志性企业,可称得上河南洗化旗帜的河南矛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矛盾集团),经过几年的挣扎,2005年9月底,终于进行了生死“裂变”,将其全部国有股权进行了变卖。
洗化市场大洗牌
与一些国有企业的轨迹相似, 1952年投产运营的郑州油脂化学厂,其黄金时代从建厂延伸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即使到了1997年,“效益也还过得去”。但1997年之后,“效益就不行了”,新的产品越来越多,中州和福乐尔产品越来越跟不上形势,市场逐渐萎缩,“到2002年,生产已无法维持”。
在中州、福乐尔等河南洗化品牌走向衰落时,中国的洗化市场正在发生着改天换地的大变动。
上世纪90年代,外资开始大举进入中国洗化行业,汰渍、碧浪等外资洗衣粉风头强劲。
遭受着巨大压力的中国本土洗化企业,开始了艰难的自救行动:有的将品牌作价外资企业,完全脱离日化行业;有的将品牌租给外资企业,以期合作发展;有的则继续孤军奋战,与外资抗衡。
在这轮交战中,一些曾风光一时的品牌遭受重创:卖给外资的品牌从此退出洗化行业,难觅踪影;合资的品牌惨遭“雪藏”,市场份额逐年下降;一些独扛民族大旗的洗化品牌也“廉颇老矣”,苟延残喘。
但也有一些品牌在困境中崛起,上海白猫、南风化工(现在的奇强)、浙江纳爱斯等都在进行深刻的发展变革。进入新世纪,雕牌、奇强、立白这些国产洗衣粉品牌已占据了行业前三甲的位置。
令人遗憾的是,河南的洗化品牌无一例外地落败于此轮交战。
河南的洗化企业并非没有进行过求生的探索。
例如,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时为矛盾集团掌舵人的宋根成就曾进行过市场化方面的探索。
宋根成着力进行了国有企业向股份制公司的变革,把矛盾集团一部分股份出售给员工,让员工持股;另外发展区域代理,开发山东、安徽等周边市场,扩大矛盾集团的市场空间;此外,宋根成比较重视产品的技术升级,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如开发洗衣粉加香等新工艺。
宋根成让员工持股,其本意是想让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之后,工作会比较负责,也易于管理,但是这种方案对公司的发展和决策却带来了不可挽回的隐患。
员工占有大部分股份之后,企业的运作和决策需要召开员工大会进行表决,只有占到一定比例的员工表示同意,一些决策才可以执行下去。但管理层和员工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考问题的方法也不一样,所以很难达成一致。不同意见的次数多了,公司的经营和运作就受到了很大影响。
另外,因为新产品推出的周期太长,等矛盾集团的新产品上市,别的牌子已先入为主占据了多数市场空间;还有因为开辟外省市场,企业花费较高。到2000年左右,矛盾集团变得问题重重,宋根成最后不能控制局面,只有黯然离开。
对矛盾集团有比较深认识的河南九鼎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保盈说,宋根成走市场化道路、进行品牌扩张的方向是对的,但他的改革不彻底,宋根成的改革之路是市场经济萌动时的冲动之举,还缺少些理性的思辨与更完善的配套制度。
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宋根成时期,矛盾与雕牌、白猫等品牌处于同一起跑线,如果当时矛盾品牌做好了,现在完全可以与这些大品牌相抗衡。
但遗憾的是,矛盾集团没有跃上这个发展的台阶。
市场经济不相信眼泪,它的规则就是优胜劣汰,对当年这些河南洗化品牌来说,或随时间的滚滚车轮化为历史的记忆,或随时代的发展而化为与时代共存的经典,二者必居其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