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产业调整双城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 09:43 第一财经日报 | |||||||||
煤炭市场形势好,是山西省进行产业调整的一个大好时机,山西省政府鼓励煤炭企业不要盲目继续扩大,而是投资其他行业,如生态、农业、旅游,实现产业调整。但是,根据本报记者在介休市与平遥县的实地调查,煤焦产业的利润空间非常大,煤价还在一路高涨,企业怎能顾及其他行业? 本报记者 郭晋晖 至淇 发自太原北京
3月31日的介休市,空气中弥漫着煤灰的浮尘和淡淡的化学气体的味道。当街挂着“冲刺全国百强县”的横幅,破旧的道路上迎面不断驶来那些还来不及上牌照的新汽车。 这个拥有37万人口的县级市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调整。去年介休市的GDP达到50.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6.8亿元,这两项指标已经跻身于2003年全国百强县的行列。 “我们提出冲刺百强县是基于要加快介休市发展的考虑,而且这个发展是健康的发展,不是说加大环境污染的发展。今后上项目要上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的项目。现在和前几年的加快发展不是一个意义上的发展。”介休市市长尚金华说。 产业链从义安拉长 介休的经济主体是工业,就产业结构而言,一产在5%左右,二产在60%左右,三产在35%左右。该市2004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0.3亿元,同比增长12%;财政收入6.8亿元,同比增加67%,这个增长也主要是来源于工业的大幅度增长。“想要了解介休,一定要到义安镇去看看。”尚金华向记者推荐。 位于大运公路孙家寨出口的收费站是记者所见过的最破旧的收费站之一,但简陋的设施并不妨碍它正常的工作。一条铺满了灰渣的路上来来回回地跑着大卡车,虽然蒙着帆布,仍有大大小小的焦炭撒落下来,车后尘土飞扬。这条路通往义安镇——李安民的安泰集团(安泰股份,600408.SH)的所在地。 “原来是条柏油路,后来拉煤拉焦炭的车把路面都压坏了,看不出是柏油的了。我们正打算重修,这次决定修条水泥的,花钱虽多但是结实,要不根本禁不起这些载重车来来回回地压。”义安镇分管经济的党委副书记张俊龙向记者介绍。 事实上,记者在来到义安之前,除了李安民和著名的安泰集团之外,对义安一无所知。 但是到了义安才发现,像李安民这样的“焦炭大王”,在义安这个只有1.5万人口的小镇上至少有4个。而义安镇则占据了介休经济的“半壁江山”:2004年,在介休市财政收入6.8亿元中,义安贡献了3.4个亿。 介休的产业结构调整依托于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和拉长产业链条发展循环经济,当然也有煤焦价格提升的因素。尚金华分析,产业结构调整对于财政增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去年介休新增的税收都集中在几个大企业,“比如说安泰,前年是1个亿的收入,去年是2个亿的收入,像茂胜,原来基本没有,去年是1个亿的收入。这2个亿的收入都是来自产业结构的调整,新上了项目而且用高新技术改造了项目,肯定是见到效果了。” 42岁的王传红是土生土长的义安人,从镇长到党委书记,今年是他在义安镇工作的第8个年头。 “从介休来说,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偏重的还是能源这块。产业结构调整的标志就是传统产业更新换代。”王传红说。“从去年开始,整个义安经济结构发展变化。第一个标志是进入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新阶段,第二个标志性是从产业级次上,传统产业更新改造有个大的进步。去年介休市取缔了100家污染比较严重的改良焦,义安有将近40家,占到了三分之一强。义安共炸了1300多只改良焦炉。这些焦炉关了以后,其中有实力的企业,就上一些大的项目。” 来自介休市政府提供的数据表明,2004年,在全面取缔100余户改良焦企业——减少焦炭生产能力880万吨以后,全市投资58亿元新上了安泰220万吨机焦、茂胜120万吨机焦、晓山100万吨机焦、三盛60万吨机焦、昌盛60万吨机焦和三佳公司等企业的清洁型热回收炉。上述提到的公司,除了三佳之外,全部都在义安镇。 除了焦炭之外,义安镇的企业还上马了钢、电、甲醇等项目,其中包括投资132亿元新开工建设了安泰200万吨、路鑫10万吨特钢。 汽车行到大运公路孙家寨收费站处,远远地就可以看到位于安泰总部大楼后面一片刚刚树立起的淡绿色钢架。仍显空旷的新厂区中,安泰的电厂、钢厂等新项目的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根据今年1月晋中市经贸委发布的《晋中市工业结构调整“8553”三年推进计划(2005-2007年)》,2007年安泰工业园销售收入将达70亿元。 “镇上的这些在建项目在2007年基本上就会完成了,今年义安财政收入突破5个亿没问题,到2007年会突破15个亿。”王传红充满自信。 再造介休:从60%到30% 介休市政府提供的资料显示,介休市相继建成、开工建设及正在运筹的项目有54个,总投资约200亿元,这些项目全部投产达效之后,介休将形成1000万吨煤炭、1200万吨焦炭、210万吨钢铁、120万千瓦发电、40万吨炭素、10万吨林造纸、10万吨农产品加工和旅游八大支柱产业。 在尚金华的设想当中,到“十一五”的时候,煤焦在介休的经济中比重应该下降到30%,达到较为合理的比例,而这个数字现在超过了60%。 “介休是全国的能源重点县之一,更是山西的能源重点县之一。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要发展非煤焦产业。积极往这方面努力。” 山西省发改委结构处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也表示,在能源市场形势如此好的情况下,企业的利益驱动是产业结构调整遇到的困难之一。“作为政府,在煤炭形势好的时候要鼓励好的企业不要再盲目继续扩大,而是投资其他行业,比如生态、农业、旅游。有条件的时候就要改善设备,从而保证形势不好的时候站得住脚。不能说市场一好就‘萝卜拔了不洗泥’,生产方式向原来的粗放型复归。结果是企业赚了钱,国家受了损。” 介休的民营企业占到了90%以上,政府抑制企业利益冲动的难度也就更大一些,尚金华对此深有感触,“现在煤非常紧张,很多电厂没有煤,煤价一直在高涨,你政府不让他挖煤,你做得到做不到?” 之前,介休市政府的相关领导带了60多个从事焦化的企业家到南方进行考察,考察的重要目的就是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他们的思路,让他们在更宽的领域内谋求发展。回来以后,企业家们有的搞了煤炭的液架支柱,有的搞了多制管模,有的搞了切块砖,还有的搞了养殖。 古城平遥:挖煤冲动 义安镇位于介休市区和平遥县城之间。驱车从义安出发,沿着大运公路的东北方向走20分钟左右就可以到著名的平遥古城。 平遥县总人口48万人,是晋中市人口最多的县。自古以来,平遥的县情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有本事的平遥人不忍心和家乡父老争夺这有限的一点点资源,才会走出去做生意,完成资本积累后回来开票号,成就了一代代晋商的辉煌。 4月1日,记者在平遥古城的南门外看到倒塌的城墙已经开始补修。“由于城墙地基塌陷,南门被两米多高的浮土掩盖,出城的这条路是去年才清理出来的,它保持了清代时候的原貌。”同行的导游小阎介绍。这条青石板路上有深达一二十厘米的车辙印记,记录了当年号称“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的繁华。 就财政收入总量来看,2004年,临近的介休6.8亿元,而平遥只有2.3亿元。平遥县的财政收入还没有义安镇多。平遥的15.31%的财政收入增幅不仅低于介休的67%,而且也远远低于晋中市42.6%的平均水平。 自1997年平遥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之后,平遥和五台山一起被山西省定为振兴旅游业的两大龙头,平遥也将旅游列为了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在山西省副省长牛任亮执笔的《山西结构调整:主要行业发展分析》一书中写到,1999年山西省开始第一轮大规模经济结构调整以来,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定位为重点扶持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十五”规划又把旅游业列为“八大战略工程”之一。 不过数据显示,2002年,山西接待国内游客比在1999年翻了一番的情况下,但旅游总收入仍然只占到了全省GDP的6.32%。 “旅游有助于扩大就业,但是对于财政贡献不大。”晋中市财政局局长畅志仁一句话道出了平遥现在的处境。2004年,平遥旅游门票收入4750万元,综合收入4.3亿元,对财政的贡献率不足20%。对于想以旅游作为主导产业的平遥来说,这不是个理想的数字。 “在旅游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一些产业、一段时间来缓冲一下。”杨建平对记者说。 平遥县长李定武对平遥经济作了这样的描述:“就三个产业来看,农业基础条件比不上祁县、太谷,工业从产业规模、质量提升等方面远远比不上介休、灵石,就是正在快速发展的旅游产业也仅处于上升期,还没有进入回报期。” 发展什么样的产业来实现这一缓冲,成为了平遥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煤焦作为高污染的行业与平遥建立国际旅游城市的定位格格不入,即使是在国家产业结构有所限制,煤炭储量和煤质非常都很有限的平遥,煤焦行业对其财政的贡献也达到了40%。 平遥县县长李定武坦言,面对其他县市依靠能源发展,他也有压力。平遥曾经向省里提出过要求,在产业布局时,不要凡是能源性企业出现在平遥的版图就枪毙。产业布局可以根据资源的情况、污染的情况适当作一些调整。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李定武屡次提到平遥不能看煤焦形势好就发展高污染的企业,他更倾向于在平遥发展一些新型的产业。平遥科技工业区作为晋中市5个重点规划的工业园区,计划在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我们现在的其他产业,和煤焦行业根本不能比高下。”李定武说。 牛肉是平遥的特产,冠云牛肉是特产中的名牌。“但是它的规模也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大。”走在古城的石板路上,平遥县旅游局工作人员刘建昌向记者介绍。 “平遥人对待平遥古城的感情确实是很复杂。历史的责任压过来,但是现实的生存问题必须解决,古城对我们生活条件改善的制约也太大了。”杨建平说。 基层:煤焦财政的困惑 据杨建平估算,古城每年的维护和管理费用要3000万元,若要把平遥古城安全隐患除掉,完全整治出来大约还需要4个亿。这并不包括今年改造的消防设施所需的7500万元。 现在古城的消防隐患非常多,弄不好就会形成“火烧联营”的局面,铺设消防设施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现在平遥县正在想尽办法筹措着7500万元,计划是县里把方方面面的资金集中起来挤出4000万元。同时争取晋中市能给1000万~1500万元,山西省能出2000万元左右。这件事正在积极运作,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全部落到实处。 对于平遥古城保护中的财政困难,李定武对记者说:“如果自己勒紧裤带干一件事情,肯定发展很慢,干不上去,也形不成一种真正的良性循环。没有大量的投入,你就不能改变平遥的环境。改变不了环境,大家就会慕名而来,扫兴而去。” 近年来,中央、省、市一共加起来给了平遥5000万元左右用来保护古城。其中包括连续三年的旅游国债资金,大概有3000多万元,每年山西省依据《古城管理条例》象征性地给100万元古城保护资金,晋中市也会给200多万元。对于每年3000多万元的旅游管理费用,主要还是由平遥县自筹。“这也没有办法,省里也不富裕。”李定武说。 古城保护所需的大量资金使本来就不太好的平遥财政显得更加捉襟见肘。 去年,为了解决村村通公路的问题,平遥县政府向县财政供养人员借资680万元,两年还清。在平遥县局级干部一个月的工资性收入也才不过800元。 “大家都知道保护古城责任重大,现在只能先挤压资金把该办的办了。但是平遥政府的那点钱对于古城保护来说也是杯水车薪,经常起到的是救火队的作用。古城的开发和拆迁,在没有钱的情况下,我们只能是先做规划,一部分一部分地实施,不急的事只能缓一缓。”杨建平表示。 如果说平遥没钱搞建设是因为底子薄的话,那么,财政收入高达3.4亿元的义安镇,居然连一条像样的马路都没有,让人觉得不好理解。 义安镇党委书记王传红戏称自己为“过路财神”。“即使到了2007年我们镇的财政收入达到15个亿,也是全部上交。而财政支出这一块,基本上不属于我的可支配财力。因为财政支出都是专项支出,除了发工资之外,还有一部分是农业和农村方面的财政转移支付。” 义安镇每年的可支配财力只有56万元,这些钱来自镇上的三家企业。“这三家企业原来性质上是镇办企业,搞了股份制改革以后,政府占了一小部分股份,他们每年会向镇里交一部分钱。”王传红介绍。 山西省去年533.5亿元的财政总收入,41.2%的增长速度。但是记者的调查表明,基层政府所得的财政收入比例很低。 “这种情况在介休更严重。以去年为例,介休市6.8亿元的财政收入,增长了67%,但是我们的可用财力增长的比较少。介休去年国税收入占到了5个亿,而每增长1个亿的国税收入介休仅留1250万元。”介休市市长尚金华坦言。 在现行的税制中,增值税和营业税分别上交中央75%和60%,省市和县区的划分比例没有统一的规定,由地方自己确定。 就山西来说,增值税比例划分的比例是这样的:上交中央75%之后,省级为8.75%,市级3.75%.,县级12.5%。所得税分为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上交中央60%之后,省级为14%,市级6%,县级20%。作为地税的营业税,省级为35%、市级15%、县级50%。 “根本的问题在大体制上,因为增值税和所得税是地方财政最大的收入,但是县里剩下的比例很低,不困难是不可能的。所以,山西财政收入有这么大的增长幅度,却仍然是吃饭财政,甚至连饭都吃不饱。”晋中市财政局局长畅志仁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这个问题。 畅志仁还认为,专项转移支付过多,而作为地方可支配财力的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足,也是导致基层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 国家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被地方称作“倒钓鱼”——这些资金要求地方财政必须提供配套资金才能使用。地方政府为了取得中央财政的这类资金,就必须从所剩无几的收入中拿出钱来做配套。 据王传红介绍,义安镇政府的所在地义安村已经被定为了全国小城镇建设的示范城镇,国家有重点投资项目进行改造,未来村容村貌将会有很大的变化。 “但是上面给的钱只是很少一部分,仍然以自筹为主。”王传红告诉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