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环球财经》2005 > 正文
 

环球财经:主业毛利率逐年下降 外资再造新希望(3)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01日 15:10 《环球财经》杂志

  金融投资命系民生银行

  新希望的金融投资虽然项目不少,但总起来说,民生银行是其命门所系。

  2001年至2004年是民生银行的高速成长时期,期间该银行的资产规模,贷款规模平均增速分别达到48.97%和52.36%,净利润平均增长46.83%,高出行业平均水平,也为上市银行中增长最快水平。

  2003年,新希望通过参股民生银行获得投资收益为1.03亿元,占当年公司净利润的83%。2004年,新希望通过投资民生银行又获得了1.067亿元的投资收益,占净利润1.397亿元的76.38%。可见,若没有该笔长期投资,公司的利润大滑坡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暗示了该公司的主业滑坡是事实存在的。

  由于新希望投资民生银行一直都按权益法核算,所获收益对公司净利润贡献巨大,一直是市场议论的焦点。

  有市场人士对该笔长期投资用权益法核算持有异议。按照会计核算制度,长期投资占被投资方股权的20%以上或虽不占20%以上但拥有实际控制权可用权益法核算,否则用成本法核算。

  新希望虽为民生银行的第一大股东,但目前股权比例只占6.985%,与第二、三名股东相差无几,拥有实际控制权是谈不上的。在2000年报中,新希望也把民生银行列为不存在控制关系的关联方。假若用成本法核算,新希望的利润将会大大缩水。即使用权益法核算,民生银行对新希望利润的贡献也只是体现在账面上。

  事实上,民生银行近年来一直在结合利润分配实施股本扩张战略,极少现金分红。新希望2004年财报显示,这么多年来,累计分得的现金红利仅为8473.32万元,不及2004年一年在账面上体现的投资收益。由于公司采用权益法计算投资收益,该收益又长期超过公司主营所创造的利润,从而引发投资者对其真实价值判断的分歧。

  但也有观点认为权益法核算民生银行股权投资收益是合理的。因为这部分股权能参照民生银行净资产非常容易的作价转让掉,这是成本法所无法顾及到的重大收益。如东方集团(600811)2003年向IFC转让民生银行1.08%的股份,获取转让款19114万元,收益预计可以达到5500万元。

  这就是说,新希望对民生银行的投资回报,只有当这部分股权进行出让时才会最终表现出来。而对一直将民生银行股权视作金融投资王牌的刘永好来说,一旦要做出出让民生银行股权的决定,恐怕是已经到了公司资金链将要断裂的危急关头了。

  因此不管怎么说,民生银行投资收益既构成了新希望金融投资的最大利润源,同时也是公司最大的风险源。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新希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愚 人 节
整蛊先锋幽你一默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