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逐同业竞争时代 长三角珠三角谁更具发展潜力(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3日 15:13 《全球财经观察》 | |||||||||
长三角的现代制造业 对长三角都市圈的习惯性描述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和江苏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等16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上海是长三角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是经济扩散的中心和产业布局的重心。1990年代初,上海制定了“三、二、
《2004上海产业发展报告》面世后,其中第一条为: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升级。以电气行业和船舶行业重组为突破口,形成一批投资主体多元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型装备集团。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军教授认为,上海当前的竞争力主要还是来自制造业,虽然传统产业已经移出上海,但上海仍维持着制造业的中心地位,制造业是上海经济高速发展的支柱,上海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格局。 但此“制造业”非彼“制造业”。 以上海要建成亚洲第一的“国际汽车城”为例,全市汽车、汽配生产企业已达500多家。除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外,民营的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也开始登陆上海。另据统计,化工系统总资产约占上海市资产的1/6。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现已成为上海六大支柱工业之一。 上海的产业结构一旦调整,长三角的产业布局必将牵一发而动全身。 “政府的强势和规范一度是投资者看好长三角的要素之一,”华师大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院长徐长乐在谈到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作为时,认为“政府可以给予产业结构调整所需的政策支持,但调整的方向必须慎而行之,不能违背市场自身的发展需求。” 除上海之外,长三角剩余的15个城市的产业布局如何变化。“长三角的产业布局将从‘雁阵模式’转向‘多动力模式’”, 上海浦东开发开放研究会副会长王健刚认为,在建国后的长时间里,上海作为中国制造业的基地,承担着机械制造、造船、汽车等诸多总成工业的任务。长三角许多城市的制造业则以配套为主。随着长三角的产业水平的接近,垂直分工将逐步由水平分工所取代。 长三角各地争相把电子、机械、化工与医药等产业作为未来的主导产业。在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选择汽车的有11个城市,选择石化的有8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的有12个城市。而苏锡常三地前五位产业几乎一样。江、浙、沪二省一市的制造业结构再次出现“往一条道上挤”的趋势。产业同构加剧引资大战,而反过来引资大战又使业已存在的低层次产业同构现象在更高的产业层次上重演。
《全球财经观察》系列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