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产经观察 > 《商务周刊》2005 > 正文
 

商务周刊:郎咸平撰文分析中兴通讯为何成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5日 19:03 《商务周刊》杂志

商务周刊:郎咸平撰文分析中兴通讯为何成功

  本文是在郎咸平教授的指导下,由林凡、梁兆丰、莫颂淇、黄尹珊和吴颖茵所完

  中兴通讯(行情 论坛)(资讯 行情 论坛)与巨龙通信、大唐电信(资讯 行情 论坛)及深圳华为,共同被称为“巨大中华”,是中国通讯业企业的代名词。如今,中兴、华为跑出,成为国内通讯业中的老大,而巨龙和大唐则远被抛离。在通讯设备制造业这样一个高科技行业,竞争大、淘汰快,在国内不断有新的竞争对手出现,而来自国外的大厂像诺基亚摩托
罗拉
又为中国厂商带来巨大压力,中兴通讯则突围而出,利润节节上升,到今天已由一间300万元成立的小公司成长为每年收入170亿元人民币的大型企业,个中必然有其过人之处。我们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侧向整合(包括渗透、融合、整合),风险管理策略优越以及业务全球化,是其成功的重点。

  ● 中兴的背景介绍

  中兴通讯是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国政府重点扶持的520间重点企业之一。1985年公司成立,1997年,中兴通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04年12月9日,中兴通讯H股在香港交易所上市。中兴通讯已把业务伸展到多个层面,它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信设备及服务提供商之一,拥有无线产品、网络产品、终端产品(手机)三大产品系列(图1),并涉足国际电信运营业务。

  无线产品: 中兴的业务非常多元化。首先,无线产品领域主要包括交换及接入产品以及网络铺设(移动通讯)服务。中兴不仅提供CDMA、GSM及小灵通全网解决方案,更在联通CDMA三期招标中,获得超过300万线市场容量的订单,主设备也进入了联通15个省分公司市场。在联通CDMA开始建网至今,中兴是惟一拥有全套自主开发、自主品牌基站、交换系统的中国厂商。另外,小灵通设备覆盖广东天津湖南江苏山西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总体市场占有率达40%,亦是全球主流GSM设备供货商之一。在国内3.5GHz宽频无线接入市场中,中兴通讯市场份额第一。而在WCDMA、CDMA2000领域,中兴通讯均已具备为全球运营商提供成熟商用化系统的能力,按计划,TD-SCDMA也能于2004年年底推出商用产品。

  网络产品: 有线领域主要涉及光通讯。近年中兴宽频资料产品异军突起,ADSL设备大规模服务于上海、北京、武汉、南京、深圳、西安等大城市,国内运行超过500万线。公司软交换产品已步入国际前沿,并在国内主要运营商市场获得正式商用。高端光网络市场连续获得中国电信(行情 论坛)西北环、新疆联通全区网等一大批国家级和省级骨干DWDM传输网,光传输产品全年合同销售额同比增长30%以上。

  终端产品:手机代表了公司经营领域的拓展。中兴通讯手机研发立足于掌握核心技术,拥有核心软件、硬件电路、核心芯片、整机设计集成等全套自主技术,是目前国内惟一提供GSM、CDMA、小灵通三大系列产品的手机生产企业。2003年,GSM、CDMA、小灵通三大类合同销售额已占到公司总合同销售额的20%以上。

  中兴通讯是中国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试点企业和863高技术成果转化基地,承担中国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IPv6路由器平台、国家信息示范网(3Tnet)等多项863重大专项课题,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占销售总额的10%以上。

  一、侧向整合

  基于整合的“技术研发影响”、“利润影响”和“内部营运影响”,对中兴通讯侧向整合的分析,将分“渗透”、“融合”与“整合”三部分论述。

  侧向整合之渗透

  在高科技行业中,科技研究占了极重要的位置。成功的科研模式,不单要注重控制科研的成本,还要同时加快科研的速度,以求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突围而出。中兴的产品组成令不同产品可以共享相同科技,单一的研究带来多个产品的帮助,不但起到减低成本的作用,更为公司在科研速度上取得优势,实现科研成果相互渗透,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价值。以下将利用两个案例来说明中兴通讯如何实现科技成果的相互渗透。

  案例一:无线传送、手机科技成果相互渗透

  制造手机,牵涉到两方面的技术,有属于手机内部的机芯技术、基频技术,也有属于无线传送中的协议软件、射频设计、信息加密等技术。无线传送中,手机和基站会分别将频率置换,这过程需要基站与手机的互相配合。而从中研发出的传送技术,能直接套用到手机的制造,使接收质量和误差比率大大减低。由此可见,无线传送的科研,与手机设备的科研有所重叠,可以起到科研成果相互渗透的效果。

  其实,中兴通讯在进入手机市场前,已经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几间通讯设备制造商之一。在通讯设备的制造过程中,中兴已累积了大量有关手机信息传送方面的技术,所以在转战手机市场时,能够以此获得其他纯手机制造商无法拥有的在手机核心技术方面的优势。这一优势,我们由中兴所拥有的手机技术专利数量上也可略见一斑。《新京报》2004年3月16日的一篇报道称:“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针对手机专利的研究报告显示,截止2004年1月,ZTE中兴手机的专利数量在众多国产手机制造商中排名第一。报告对30多家国内主要手机制造商手机专利情况分析表明,截止2004年1月,ZTE中兴手机专利申请数量109件,占国产手机专利总申请量近1/4;在最能体现技术实力的‘发明’申请一项中,ZTE中兴以32项占据国产手机发明总申请量的1/3。”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兴通讯新闻 全部郎咸平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