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洋超市光环散去 中国普尔斯马特之陷(2)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4日 14:48 《财经》杂志 | |||||||||||||||||||||||||||||||||||||||||||||||||||||||||||||||||||
诺衡控股 据《财经》在北京市工商局获得的供货商所称“诺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信息,截至2002年底,其旗下投资有汤姆顿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青岛普尔斯马特商业有限公司 、北京普尔斯马特北方经贸公司 、沈阳普尔斯马特商业有限公司、天津普尔斯马特商贸公司、青
诺衡公司成立于1998年,注册资金3000万元,其中北京普尔斯马特会员购物企业集团出资2400万元,北京飞马仕商贸集团出资600万元;法人代表为刘五一。1998年9月30日诺衡增资扩股,北京普尔斯马特会员购物企业集团出资额升至1.59亿元,田晓莹作为新股东出资2637万元,北京飞马仕600万元不变;法人代表此后辗转变成赵一军。 刘五一和赵一军均为20世纪50年代生人,1990年到1992年间曾同在中国(天诚)集团工作。这是一家以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装饰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从工商资料看,诺衡公司及其控股股东北京普马,正是获得美国普尔斯马特特许权的公司,也是在中国各地纷纷倒闭的普尔斯马特会员店和诺玛特的真正主人。 《财经》多方努力,仍无法找到诺衡公司负责人解释个中原因。从其公司债务危机的发展看,似为近年来盲目扩张特别是2000年后推出诺玛特大型购物中心所致。但起因则在于会员制的经营模式在中国水土不服。 会员制商店的核心是拥有一批忠实的消费者群——经济上比较富裕,对价格不十分敏感,但对商品本身以及购物环境和服务比较在意。普尔斯马特在全球13个国家共开有29家店,仅在中国的特许经营店就达13家。“以中国目前的情况,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购买力还是疑问。”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冯赫说。 冯认为,普尔斯马特进入中国头几年,大卖场特别是能提供优越购物环境的大卖场还很少,因此,其会员店成功吸引了一批忠实的消费者。随着2001年中国加入WTO,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中已有40多家在中国落户。新建的大卖场无论规模、商品数量、价格还是购物环境,都超过了普尔斯马特。在新的竞争下,会员制失去了原来的吸引力,甚至成为对顾客的一种束缚。 一些地方的普马会员店开始“变味”,如长沙、武汉,同时向会员和非会员开放。2001年,诺衡公司开始发展诺玛特大卖场,并把包括北京石景山店在内的几家陷入危机的普尔斯马特会员制商店改建成诺玛特超市,同时,在全国特别是西南地区迅速扩张。 据粗略统计,截至2000年,诺衡只开了五家会员店,2001年一下增开了两家会员店和六家诺玛特购物中心;2002年又有四家会员店和七家诺玛特购物中心出现;2003年总开店数增至35家,开店区域也延伸至贵州遵义、浙江绍兴、云南曲靖这样的中小城市。 2004年初,普尔斯马特的资金危机刚显露时,一位负责人曾对媒体解释:开店需要大量流动资金及前期投入,每个店大约需1000万至2000万元,诺衡向银行贷款总额约几亿元。而随着宏观调控,银根紧缩,银行从诺衡抽回此前所贷的几亿元资金,导致其资金紧张。 但是,业界并不认可这样的解释。据供应商反映,诺衡打着“洋超市”旗号收取进场费,每家从两三千元至七八千元不等,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繁多的收费;承诺的货款结算周期更高达三个月以上。 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冯赫分析,诺衡的问题出在占用供货商和物业出租方的资金,把拖欠的款项用于开新店的固定资产投资上。而每个新店的运营都需要资金回笼期,普马不可能马上补齐挪用供货商货款所捅的“窟窿”。随着新店不断增多,“窟窿”越来越大,最终一发不可收拾。
相关专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