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22日01:03 证券日报

  今日视点:金融服务回归本源是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的保障  

  ■一 帆

  在14日至15日于北京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明确了做好金融工作的四个重要原则。“金融要回归本源,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被列为第一条——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这一论断首先明确了金融的本质。从历史的角度看,不论是金融的起源还是后来金融的不断演进,都是根植于社会实体经济的发展,并与之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尤其是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进展,从数据来看,美国和英国是服务于全球的两大金融大国,金融业在GDP中占比7%左右,而中国金融业主要服务于国内,其在GDP中占比已超过9%。

  不可否认,这一数据表明,国内金融体系规模快速扩张,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稳步提升,在国民经济保持稳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一高于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业比重也暴露出国内实体经济体量发展不匹配、金融脱实向虚的风险隐患。

  为追逐高收益率,某些金融机构热衷于所谓“创新”,通过层层嵌套,想方设法规避监管,导致本应注入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在金融体系“空转”或涌入房地产等金融属性较强的领域,形成资金封闭式的自我循环和自我膨胀,使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利润占比、发展速度等与实体经济相比显得畸高,不相匹配,出现某种倾向的背离。同时,这一闭环形式助推资产泡沫的形成和扩大、传播,积累了系统性风险,其危害不容小觑。因此,对于当前金融服务走向偏离的现状必须有清晰的认识,尤其要认识到这一现象或问题的危害。金融脱实向虚不仅加剧了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也严重脱离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一旦金融系统性风险爆发,其后果不仅危及链条上各类资产的损失,更将形成连锁反应,拖垮国家经济发展。因而,摆在当前的金融改革至关重要。

  而改革的关键是取得共识,即金融要回归本源,明确定位,把服务实体经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不仅需要金融业重新审视自己,认清方向,还要充分理解当前经济新常态,提升自身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找准发力点,一方面大力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促进“双创”支撑就业等的金融支持,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另一方面,努力投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发展直接融资,改善间接融资结构,清理规范中间业务环节,降低实体企业经营成本和融资成本,推进经济去杠杆特别是国有企业降杠杆,拓展保险市场的风险保障功能,做好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建设的金融服务。

  这不仅是金融业发展的方向,行业发展与繁荣的基础,也是中国经济航船行稳致远的保障。

责任编辑:李坚 SF163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