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警惕房企以办学之名圈地 应建退出机制

2014年04月16日 07: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收藏本文     

  张涨

  近日有媒体调查称,我国近七成独立学院由房地产等各类投资资本在掌控。截至2013年6月19日,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公布的全国独立学院为292所,其中201所举办者有房地产及各类投资企业背景。业内人士称,中国企业往往用投资的理念去办学。

  独立学院为何能令房地产企业趋之若鹜,可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据媒体调查的材料来看,独立学院强大的盈利能力是让房企“竞折腰”的重要原因:“通过银行贷款自办一所3000人规模的独立学院,扣除征地、基建等硬件投入,其学费收入结余10年可全部还清贷款本息。”

  大量独立学院有房地产及各类投资企业背景,真正的问题在于与现行法规可能存在矛盾。按照教育部的规定,独立学院定性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而企业投资就要追求回报,这就可能与“公益”的定位有所出入。企业投资民办学院能否盈利?盈利多少算是合理的?至少在法律法规中,这些问题并没有清晰的答案,政策风险依然存在。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很多独立学院不敢公布其资本构成,而是模糊地以当地教育部主管为名。因此,有关部门应当尽快为独立学院界定身份,并明确附加在这种身份之上的权利和义务。如此,企业投资独立学院才敢“打开天窗说亮话”。

  与医疗类似,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共服务,在有限的资源下只能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财政资金补贴的公办院校,覆盖普惠性的教育需求;一条腿则是包括独立学院在内的各种非公办院校,主要由社会投资,走特色教育之路。

  但这并不是说,独立学院就可以漫天要价了。正好相反,独立学院的盈利必须建立在办学质量的基础之上。部门的监管重点也应放在督促投资方更好地办学上。以房企投资独立学院为例,不能在投资方想花钱时随时抽走资产,更不能“炒”了几年就随意加价卖掉。毕竟牵涉到莘莘学子的未来前途,退出机制应有规范。另外,最该反对的是借着独立学院之名来行“圈地”搞房地产之实,但内部人士也承认,在教育用地上进行“教师公寓”等地产开发正是投资办学的利润大头。这才是最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要杜绝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好规划、用地关,教育用地不能变相做房产开发。

  在我看来,近七成独立学院由房地产等各类投资资本掌控,这一事实本身并不可怕,只要是真正办教育,允许投资者盈利无可厚非。真正需要监管部门注意的是,这些盈利是通过何种方式获得的。理想状态下,独立学院应当凭借其教学质量和口碑获利,而不是通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资本运作或地产开发来获利,更不是靠着短斤缺两、胡乱收费来获利。以此观之,有关部门对于独立学院的管理规定还有很大的细化空间,比如对于土地等资产的明确归属,投资方的回报方式和期限,独立学院的决策流程、退出机制等等,都应有明确规定来让投资者按章办事。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三峡集团元老否认三峡工程花掉全国5千亿
  • 体育阿森纳3-1暂回前4 切尔西敲定5000万神锋
  • 娱乐张柏芝:寂寞想找熟男 曾当小三藏衣柜
  • 财经一季度GDP增速今日公布 或放缓至7.3%
  • 科技带着镣铐跳舞:比特币监管“狼来了”
  • 博客日本媒体为何说中国军队是纸老虎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父亲是总裁 奶茶妹跳操保送清华(图)
  • 王海滨:经济周期模型预示战争的阴影
  • 陶冬:从量化宽松到质化宽松
  • 叶檀:资本市场无法消化的空前重视
  • 许一力:七万亿大投资是不是乌龙?
  • 童大焕:2014年房价是跌是涨?
  • 林采宜:中国经济当下不需要刺激
  • 股民老张:房地产行业最终会被谁玩死
  • 张庭宾:中国已步入债务高风险期
  • 许一力:水污染谁才是真正的造谣者?
  • 小小鸟:人民币国际化进展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