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7月19日16:28 新浪综合

  邓海清:三大变化避免中国经济二次探底

  来源:微信公众号 国是直通车

  7月17日,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2017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在京举行,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出席论坛发表讲话指出,有三大变化使得中国经济避免了二次探底。  

中新社 侯宇 摄中新社 侯宇 摄

  2015年全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9%,首次破七,有观点称,中国经济或将延续跌势,二次探底。

  但中国经济的表现让上述观点“失望”。2016年,前三季度GDP增长连续三个6.7%,企稳后在第四季度升到6.8%,而根据最新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7前两个季度,GDP同比增长维持在6.9%。

  邓海清表示,避免中国经济二次探底,推动经济稳中向好的因素在于三方面变化。

  第一是出口的好转。在全球性经济复苏的情况下,对中国出口带来巨大的刺激作用,市场化的力量会使得包括贸易摩擦在内的一些不利因素,总体上都阻挡不了其他国家对中国的进口需求。

  同时,大宗商品价格回暖,大部分制造业落后的能源型国家,像沙特、委内瑞拉、俄罗斯等国,只要油价回升,其在消费领域的需求扩张会明显增强,由此直接为中国出口行业打开了“阀门”。

  第二是中国投资领域的新现象。假设楼市不行了,中国经济如何找到弥补房地产投资的领域。邓海清认为,从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已看到一个征兆,即中国投资领域增长较快的两个方面,一个是清理过剩产能的环保类投资,比如像煤炭行业、有色金属行业。

  另一方面,未来最大的投资将在共享经济领域,这是中国与其他任何国家最大的不同,“共享经济领域的规模体量之大,也许可以相媲美我们的房地产领域的投资,所以共享经济领域的投资在未来3到5年之内可以支撑中国投资领域不再往下掉。”

  第三是去杠杆的着力点。邓海清指出,2017年前两个季度保持6.9%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去杠杆行动没有直接动实体经济奶酪,集中“火力”在金融领域去杠杆,打击的是金融领域的资金空转问题。”

责任编辑:孙剑嵩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