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8日19:46 新浪综合

  全国人民乃至世界瞩目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分别于3月3日和3月5日在北京隆重开幕。北大经济学院自2014年开始,推出“‘两会’专家学者笔谈”,畅谈改革,分享智慧,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今年的“专家笔谈”也将在“两会”期间如期与广大读者见面。

  王跃生:保护主义无前途,期待新的全球化

  (作者系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世界经济增长低迷态势仍在延续,’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主要经济体政策走向及外溢效应变数较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外部环境。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明确提出中国坚持全球化的大方向,反对保护主义和孤立主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经济全球化符合世界各国的根本利益。中国将坚定不移推动全球经济合作,维护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地位,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这些都是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对于世界经济的重要贡献。

  实际上,全球化作为战后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已经一再被证明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当全球化遇到挫折、世界经济发展困难的时候,仍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并不能使一国经济走出低迷,走向繁荣,更不用说带来世界经济的增长。只有全球化和开放才能建立起世界经济的增长机制,使世界经济重新回到繁荣轨道。

  以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保护主义政策为例。特朗普上台执政以来,推出了一系列旨在保护美国市场的孤立主义和反全球化政策,诸如退出TPP,修改NAFTA,限制企业对外投资,高关税保护市场等等。然而,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么?一国是否可以通过孤立主义与保护主义而独享繁荣呢?我们认为,这些措施都是过于简单化、表面化的,它体现了特朗普作为商人的简单逻辑:

  既然美国投资就业不振,那就不让美国企业到外国投资,只能在本国建厂,投资和就业就可以增加;既然产业空心化,就大力发展美国的实体制造业,禁止制造业企业外迁,并让已经迁出的企业再迁回美国;既然TPP和NAFTA使国门大开外国产品涌入美国,那就坚决退出或者修改;既然外国产品涌入美国抢了美国产品的市场,那就对外国产品征收高关税……。这种逻辑看起来直截了当,在短时间内也许可以带来一些效果,但是,它根本违背了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违背了当代经济学的全部理论与思想,违背了21世纪全球化时代的经济大趋势,实践中也不可能收到长期可持续的效果。

  首先,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限制了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阻滞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有效配置,必将带来全球经济的效率降低和福利损失。经济学理论证明,自由市场、自由贸易、自由竞争是经济效率的来源。在当今技术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变化日益频繁、需求和供给都日趋复杂的条件下,任何单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发展经济所需要的全部要素和条件,至少不拥有最优的要素和条件。此时,如果减少和限制要素与产品的自由流动,资源配置在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是最优的。譬如,如果没有外部的技术、资金、管理经验的流入,没有外部市场对中国产品的巨大需求,中国的经济起飞必然大受影响。同样,如果没有对外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本的利用,没有全球分工带来的对美国技术、设计、品牌、服务的高定价,美国也不可能获得如此巨大的经济利益。阻碍贸易投资和要素流动必然导致资源错配,资源错配必定降低效率、减少福利,越是开放度高的国家越是如此。所以,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所带来的结果必定是全球经济的沉沦和福利损失。

  其次,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将阻碍一国比较优势的发挥,降低一国的经济效率和福利。以美国为例,一旦美国真的将自身孤立起来,大搞保护主义,美国经济和消费者都将蒙受巨大损失。其一,美元的国际地位将进一步降低。如果美国不再承担世界领袖的责任,一切以美国自身利益为转移,包括商品定价、货币政策、美元汇率等等,那么,世界各国便没必要紧抱美元不放,其他货币如欧元、人民币等将可能替代美元的很多功能。虽然短期内美元的地位无法完全被替代,但其国际地位降低则是不争的事实,而一旦美元的地位降低,美国庞大的铸币税收益和美元流进流出的蓄水池效应将大打折扣。其二,美国经济效率将显著下降。限制企业外迁在国外设厂,企业将不得不在缺乏效率的国内生产,这种做法当然会抬高成本降低效率。实际上,奥巴马政府几年以来一直在努力使制造业回流美国,但效果不佳,正是因为回流未必符合企业的理性选择。如果特朗普政府强行要求企业留在美国或者回流美国,这样的做法是会带来美国经济增长和就业改善,还是保护出一个畸形的经济结构,很可怀疑。以政府补贴来弥补企业留美造成的效率损失,更只是一种姿态,现实中很难实现。即使实现了,也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畸形。其三,美国消费者将蒙受明显的福利损失。多年来,全球化结构保障了美国消费者享受全世界最优质价廉的商品和服务,以至于最富裕发达的美国却有着发达国家中最低的商品价格和物价水平。如果在保护主义下对外国商品征收高关税,国外商品要么退出美国市场,要么价格大幅度提高,将迫使美国消费者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福利损失。

  再次,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必然受到外国的报复,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一方面,如果各国都采取保护主义的做法,提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降低市场开放度,进行贸易战,结果只能是一损俱损。以中美两国为例,如果美国真的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对中国产品征收高关税,那么,美国的农产品、飞机、汽车等对华出口的大宗产品必然受到中国的报复,自身的损失亦不可谓不大。另一方面,如果一国自我孤立于国际经济体系,而其他国家和地区采取合作与开放的政策,该国的损失可能比其他国家更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早日结束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在美国退出TPP之后,如果没有美国参加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取代TPP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经贸自由化安排,美国将是最终受损者。

  总之,当前世界经济低迷和全球化受到质疑,并非全球化本身的问题,而是全球化模式的缺陷。重振世界经济增长仍然必须依靠全球化,但新的全球化应不同于旧有“中心-外围结构”的美式全球化,而应是一个更均衡、更开放、多中心、可持续的全球化。

责任编辑:马龙 SF061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