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巴菲特盛赞中国经济有几分可信

2015年05月04日 01:28  环球网 微博 收藏本文     
巴菲特 巴菲特

  美国著名投资人巴菲特和他的“黄金搭档”芒格2日盛赞中国经济取得的成就,并清晰表达了他们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好。巴菲特说,中国用四五十年的时间做了美国两百年的工作,是个“奇迹”。他认为中国“找到了释放自己潜力的道路”。

  同是这段时间,唱衰中国经济或者对中国前景表达担忧的都大有人在,关于中国有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看法颇有影响力。那么这两种论述哪种更有道理呢?

  首先,巴菲特和芒格是在没有特意准备的情况下回答记者提问表达对中国经济信心的,这更像是他们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印象,是他们没有掺入特定目的的直率表达。

  中国最近几十年成就了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发展壮举,对造就它的诸多原因,或许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看得更清楚些。预测中国经济未来应当说比总结过去更困难,显然没有任何公式可以直接套用到中国头上,包括“中等收入陷阱”这样的描述。

  巴菲特是从长期战略视角看中国的,而中国崛起的确是上世纪末以来的最大战略性事件。促使大国崛起的原因很难集成生效,它们一旦聚合在一起,就不那么容易溃散。这一经验或许也参与塑造了巴菲特对中国的直觉。

  我们生活在中国经济的细节里,对它的每一个小变动都很敏感。而巴菲特不一样,他搞投资,更看重中国的“大局”和“趋势”。中国经济出现下行压力是事实,但它的涵义是什么很不清楚。中国国内正常的危机感,以及西方评论界因价值观导致的放大中国问题的嗜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涉及中国经济的舆论面貌。

  我们显然遇到了一些问题,然而恐怕既不能说现在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问题最多最严重的时候,也不能说中国遇到的问题在世界主要经济体里最突出。由于中国时下的经济改革无论与自己纵向比较还是与别国横向比较都是最强有力的之一,中国经济的未来表现继续优于大多数经济体,仍值得期待。

  在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中国人对个人及家庭生活的长远设计都有逐渐向好的倾向,并且准备为此付出努力。更好的住房,更好的医疗,下一代更好的教育,以及各种更好的软福利,都在其列。这一切构成了中国经济的庞大潜在需求,以它们为基础形成经济升级的更多动力是可能的,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此。

  中国未必总能做得“最好”,我们也不能指望自己总是“很幸运”。但中国老百姓很勤劳,政府对正确引导经济很下力气,这个国家至少没有理由在经济“火了一阵”之后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倒霉蛋”。

  中国政府对经济有很强调控能力,并且不断审视干预是否过分,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被事实证明是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优势,而不是我们羞于面对世人的短处。

  “中等收入陷阱”是学术界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所受挫折的总结,它在拉美表现得尤其明显。警惕中国是否也会掉入这个陷阱是非常必要的,汲取别人的教训是最廉价的学习。迄今对中国可能掉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谈论都是担心及假说,提出它们的出发点很多时候是善意的。但值得指出的是,尚没有人能够给出中国“必然”掉入该陷阱的可信依据。

  我们或许忘了中国经济连续两位数增长时舆论对“经济过热”的焦急讨论,那时国家曾为把GDP增长率“压下去”用尽杠杆。现在是反过来了,我们发现这时候的焦虑“更痛苦”。我们需要知道,中国从来都不曾“顺利”过,但重要的是,不顺利永远都不应成为我们对未来缺少信心的理由。

文章关键词: 巴菲特GDP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天津女大学生因乙肝歧视自杀(图)
  • 体育NBA-水花40分勇士1-0 英超-切尔西夺冠
  • 娱乐郑爽谈张翰:最爱的人永远不在一起
  • 财经世卫组织:孟山都草甘膦或对人类致癌
  • 科技Uber广州公司被查 车主官网本周暂关闭
  • 博客北大胡坚:香港人真的看不起内地人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17岁女高中生因考试成绩差服毒自尽(图)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刘姝威:明年上半年沪指可能涨到万点
  • 冉学东:央行降息的压力没有那么紧迫
  • 水皮:创业板泡沫不会自己破
  • 余丰慧:用注册制圆李彦宏们的回归梦
  • 马跃成:北京商品房可能成富人俱乐部
  • 陶冬:债市资金出走 央行政策分歧
  • 齐俊杰:人口拐点必将终结高房价
  • 姚树洁:五一后入股市的人将亏得最惨
  • 冉学东:央企合并是华山一条道
  • 齐俊杰:谁再说中国缺房子我跟谁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