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京津冀一体化不是房地产化

2014年04月01日 04:20  中国青年报  收藏本文     

  “保定近一周多个楼盘价格上浮达10%;涿州一些现房遭抢购;燕郊个别项目单价超过1.5万元……”京津冀一体化的具体规划尚未出台,但北京周边楼市已现“亢奋”。专家指出,应警惕京津冀一体化出现“房地产化”的苗头和趋势。(《新京报》3月31日)

  当公众对京津冀一体化还处于琢磨阶段时,精明的开发商已驾轻就熟地开始热炒这一概念。无论是在北京的公交地铁,还是在刚出北京城的公路上,北京周边地区的楼盘广告随处可见,“置业京西迎来最佳历史机会”、“商业地产迎来爆发式增长”等宣传语十分醒目;“一小时热销500套”、“抢到即赚到”等语句更是刺激着购房者神经。于是,不少购房者抢房热情迅速高涨,在保定市某区域相邻的两个热卖楼盘,虽然不是周末,售楼处却人头攒动。其中一个项目的置业顾问郝女士说,上周末两天就卖了近50套,相当于过去两个月的销量;一个项目的小高层的均价达到每平方米7200元,比春节前涨了1000元左右,最近还要再涨300元。根据河北保定市住建局的数据,2013年,当地共办理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14786套,而今年3月1日至24日就办理了3474套,足见京津冀一体化概念的巨大魅力正在让公众再一次陷入疯狂抢房和购房的热潮中去。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政府早已习惯了土地财政的支撑并对之形成依赖,他们对于开发商热炒京津冀一体化概念显然都持积极支持的态度。相对于房地产业这块迅速就能吃到的“大肥肉”,如何做好京津冀一体化这篇大文章,如何在治理污染、公共设施、社会治理等方面提升一体化的综合水平等问题,则显得艰难而持久。

  以目前情势来看,开发商和一些地方政府可能打着承接京津功能的名义来大兴土木,以建设配套城市为抓手,以不切合实际的“超前意识”来规划布局新城建设,当购房者纷至沓来并再掀购房热潮时,对房地产投资的冲动,将再一次荡漾在某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心中。由此,可能会导致他们不计成本、不计收益、不计规划地盲目开发,出现“空城”、“鬼城”也在所不惜,以求在京津冀一体化中分得一杯羹。虽然房地产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治理环境污染到缓解人口资源压力,再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当前的京津冀一体化更注重在功能定位、产业分工、设施配套和交通体系等方面的统筹,而不是强调某地的高速发展,更不是以做大房地产这个单独行业作为凸显政绩的抓手,如果仅仅满足于依靠区位优势来带动房地产业爆发式增长,那么,反而会让协同发展的效果大打折扣。

  近日,河北省出台了《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关于保定等地区承接首都部分功能、北京周边地区产业规划等问题做了相关表述。这一意见的出台引起了房地产等领域的“躁动”。 房地产市场对于政策的敏感性很有可能会透支市场预期的风险,而北京周边地区房价的快速变化也在告诉人们,京津冀一体化出现的“房地产化”苗头和趋势不容轻视,根本的应对策略就是地方政府一定要遏制住房地产兴市的冲动,千万不要以为京津冀一体化就是房地产化。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被提起公诉
  • 体育马布里:开始建王朝 闵鹿蕾:打广东更刺激
  • 娱乐独家解读文章夫妇微博声明:道歉求弥补
  • 财经四川富豪刘汉靠政治身份暴力敛财400亿
  • 科技阿里巴巴53.7亿港元投资银泰商业集团
  • 博客文章自曝出轨马伊琍真原谅了?(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大学政要校友榜揭晓:北大居榜首
  • 叶檀:保定与东莞
  • 江濡山:从知识背景解读这届领导班底
  • 张化桥:增加货币供应量 伤害股市
  • 叶檀:银行资产是重组还是粉饰?
  • 刘杉:京津冀一家亲 我们都是河北人
  • 陈浩武:改革分配制度 化解公平危机
  • 何太极:如何参与国资改革盛宴
  • 说钱:1949以来运气最好的10个城市
  • 陶冬:日本改革缺动力
  • 孙立坚:人民币汇率贬值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