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读克鲁格曼的预言 美国经济迷失的背后(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4日 14:14  《中关村》

  慧眼洞察“世界级的谎言”

  克鲁格曼有一段精彩的自白,让人恍然大悟:“我比许多专家更早地指出布什当局令人不能忍受的不诚实。为什么我能看到了别人不能看到的事情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作为一个受过训练的经济学家,我从未被诱惑进入政客的各种报告模式的圈套中。政客给出了相应的证据来支持他们的说法,但却不顾事实的真像。我自己做计算,或者在需要的时候请一些真正的经济学家教我有关我所写题目的知识,然而,很快我们就意识到了自己正在处理的问题是世界级的谎言,而且它发生在美国。对此,我并非全然孤立。在过去几年中,我注意到了一件事:商业记者,看到伪造的数字时他们知道那是伪造的,经常会指控领导人无耻的谎言,甚至不理会政治专家正在赞美那些领导的所谓刚正的品质。”克鲁格曼所写的《官商同流合污》,“在一个大多数专家都赞美我们领导人的勇敢见地、技能高超和道德高尚的时代里,我看到混乱、无效和不诚实,这不是一个流行的观点,特别是在‘9 11’之后的头几个月里。”克鲁格曼的这段“真情告白”启示我们:一个国家“高端”的谎言,不是普通老百姓能够看破的;需要有知识更有勇气的经济学家站出来讲话。“令人失望的是,大企业的首席执行官们尽管失误、无能,却获得了过多的报酬”——“美国将会经历一场令人惊讶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克鲁格曼不无遗憾地告诉读者,“这不是一本令人愉快的书,它的内容涉及失望的经济状况、糟糕的领导以及当权者的谎言。但请不要绝望,美国并没有发生什么不可修复的问题。”我们相信,美国克服金融危机的自愈能力不会比其他国家差。去年国人曾流行“中国没有经济学家”的说法,当然失之偏颇;倘若理解为国人少有“敢实事求是坚持己见的经济学家”,也不能不说是一句“大实话”。

  写给新闻工作者的“箴言”

  在信息化时代,克鲁格曼对如何进行新闻报道,提出忠告:其一,“不要设想那些政策建议如其措辞所陈述的目标那样有意义”。例如布什的“减税计划”和“社保计划”都不是如其所言的那样管用。人们须知,“革命运动不会考虑游戏规则,也不会对他们的目标感到内疚”,政策制订者可以说,“对媒体撒谎不会刺痛任何一个人的良心”。其二,“要做一些功课来发现真正的目标”。例如,“当你知道现在管理林业政策的官员之前曾经是木材工业的说客,你就可以推测‘健康森林’的提出,并非为了防止森林火灾,而是在该政策下,允许木材公司砍伐更多的树”。其三,“不要设想那些常用的政策规则是有效的”。“安然”公司总经理因虚构利润而离开,却被任命为陆军参谋长。其四,“对现行政策进行抨击,观察掌权者对批评做出的反应”。布什当局因其对不同意见毫无包容能力而臭名昭著。其五,“不要认为当局势力的目标存在一个限度”。作者曾预言“伊拉克战争仅仅是‘布什主义’的开端,美国将会在世界大部分地区进行扩张”。“战争将会从伊拉克扩展到叙利亚和伊朗”。克鲁格曼借用基辛格的话形容布什政府,“对危险提出警告的人被认为是危言耸听,见风使舵的人为认为是知权衡与合理的”。中国的“无冕之王”该从克鲁格曼的箴言中悟出些许道理。

  捅破美国的经济泡沫示警

  克鲁格曼用科学、准确、辛辣的语言,对“非理性繁荣”进行剖析,预言美国经济泡沫的破灭,不幸而言中。今天重读作者10多年前的文章,更显经济学家的睿智和理性。1997年末发表的《非理性投资者的7种陋习》,诸如“只关注短期利益”、“贪婪成性”、“轻信愚言”、“羊群效应”、“过分教条”、“追随潮流”、“运作他人资金”等,正是促成经济泡沫的内因。2000年3月撰写的《庞氏骗局》将成为经济学教科书的案例,可以预言,只要市场经济存在,“庞氏骗局”仍然会生发,只不过演变成不同的新故事而已。“庞氏骗局”的手段并不新鲜,“他巧妙地用新投资人的金钱补充旧投资人的资金亏空,创造了一个经久不衰的成功经商神话。骗局关键的第一步是造一个诱人的、复杂的利益机会,而这一机会又是难以检验的。接下来就是“愿者上钩”,泡沫似的越吹越大。“虽然看起来每一个人都是诚实的,但一旦进入庞氏骗局,没有一个不是欺诈者。”“近年来股票市场价格飘升,恰巧成为庞氏骗局成功的一个佐证”。2008年岁末,在美国金融海啸的危机之中,又曝出金融大鳄麦道夫玩弄“庞氏伎俩”的丑闻。麦道夫用“神秘和排他”的方式“钓鱼”,前后共骗到500亿美元之巨。这就是美国鼓吹的市场经济的“诚信”!日前,当金融危机“搅得周天寒彻”之时,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提出7000亿美元的救市计划时,克鲁格曼在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上发表文章《金钱换垃圾》,透辟分析了危机形成的“四步曲”:一是“住房市场泡沫破裂”,二是“金融交易严重亏损”,三是“资本短缺信贷失衡”,四是“金融机构黔驴技穷”。把脉之后开出的药方是:资本短缺是关键,拒绝坏账不让步。“更确切地说,除非政府为购买的资产支付远高于市值的价格,让金融机构及其股东和高管捡个大便宜,而让纳税人承担代价,否则,金融体系仍然会因为资本短缺而陷入瘫痪。”国人的高官和高管当对华盛顿和华尔街的“核心价值”有所认识,认购美利坚的“国债”不一定比“藏富于民”更靠得住!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