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1日08:04 正义网

  评论:收费公路收支为负究竟亏在哪儿

  截至9月19日,北京、河北、广东、新疆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公布了2015年度的省级收费公路统计公报。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度29个省区市收费公路收入平均超过七成用于偿还银行贷款本息,收支平衡均为负。其中,收支缺口最小的是安徽省,为1.2亿元,收支缺口最大的是河北省,达到479.8亿元(9月20日《第一财经日报》)。

  收费公路这一被公众认为“躺着就把钱挣了”的好生意,统计公报却显示非但并未赚得盆满钵满,而且多达29个省收不抵支,缺口最大的省份甚至达到479.8亿元。公众缴纳的过桥过路费,连用于还贷尚且捉襟见肘。相比嫌贵的公众,默默承受巨亏的收费公路,恐怕才最该“哭穷”才对。

  然而,收费公路亏损这笔账,与一些高速公路上市公司的财报其实很难对上号,高速行业2014年、2015年年报显示,其利润水平甚至远超金融、地产。当然,仅仅因为上市的收费公路很赚钱,便认定这是个赚钱行业,也并不全面,收费公路毕竟不只有发达地区盈利状况良好的高速公路,同样也有维护成本高但收入不高的西部公路,整体平均下来,出现亏损也未必全无可能。

  不过,即便如此,收费公路的这笔亏损账,其实并不能作为公路收费定价不够高、收费期还要无限期延长的依据。应当说,仅仅是账本,还远远不足以透露出收费公路的行业秘密。事实上,早有审计曝光公路收费的大量资金,其实并没有用于还贷,而是被挪用于建楼堂馆所,甚至投资股票。既然如此,还本付息支出是否被夸大,是否因资金的挪用与违约而导致还本付息支出比例提高,恐怕更值得追问。此外,无论是养护经费,还是运营管理支出,更是不乏水分。以人员工资支出为例,收费公司的高额福利,人浮于事、超编严重,都屡被曝光。例如,一家高速经营企业编制27人,实际却多达156人。运营管理支出高企,当然一点也不意外。而养护工程中的利益输送,也并非秘密。既然如此,收费公路的高额负债,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当初签下的收费公路的建设维护账单里有多少水分,巨额收费公路支出,究竟是个什么“筐”,恐怕更值得追问。

  相比国内收费公路的哭穷喊亏,国外的收费公路却并不普遍,笔者曾经在英国自驾旅行,走遍英格兰几乎没有遇到过收费公路,前往牛津大学的路上才好不容易碰到一处收费站,问英国的朋友,这居然是英国唯一的收费公路,而在收费年数到期后,这条路也将由国家收回免费通行。相形之下,国内收费公路的“此费绵绵无绝期”,甚至边收边亏,实在太过奇葩。

  基于此,收费公路收支平衡均为负,不能想当然被当成哭穷涨价、延续收费的理由;恰恰相反,收费公路究竟亏在了哪儿,亏损账的背后,究竟有啥秘密,倒是更亟待追问到底。

责任编辑:尚晓茹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