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海外敛才 你准备好了吗(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 17:28  《新财经》

  心动不如行动。近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在自家网站上挂出一则招聘启事,声称,中国银行业协会将面向海外招聘21名高层次人才,优异者直接推荐给相关机构和部门录用。该协会还表示,近期还将协助各会员单位进行国际化高端金融人才的招聘。与业内协会一样,一些颇具实力的人力资源公司,也加入了这场人才大战。

  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人力资源与咨询部于2008年12月18日在纽约华尔街举行招聘会。“目前已经有多家国内银行向我们表达了参会和对招聘对象的要求,同时也收到了许多来自华尔街的求职意向。”该部门负责人说。在借助各方力量的同时,各机构自己更是不甘示弱,始自次贷危机的海外“敛才”行动早已悄然开始。成立不久的国家主权基金中投公司堪称大手笔:继2007年年底高调招揽面向欧洲、北美、日本及新兴市场的24名投资管理人员之后,中投日前再次公布新的招聘计划——招纳包括股权投资、固定收益投资、另类资产投资等11大类、30个岗位的人才,不限国家、文化背景。与中投一样,国内众多金融投资机构都准备或已经奔赴海外“敛才”。

  在金融业出手的同时,国内汽车企业的高层也纷纷表示,在中国汽车业迈向转型期的关键时刻,汽车研发人才短缺已成为瓶颈。“与其他行业不同,成熟的汽车研发人才需要相当长的成长时间。在美国汽车企业中,通常要有八~十年的经验,才能成为优秀的研发人才。”原美国一家汽车巨头的高管表示,“尽管中国汽车业近年来快速发展,但在学校和汽车企业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与参与过大手笔研发的美国技术人员相比,相差甚远。”

  与中国汽车企业对研发人才的渴求相对应,底特律精英人士也希望效力于中国汽车业。据了解,目前在底特律汽车圈中有约2万名华人,其中不少是国内紧缺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美国汽车业日益不景气,很多人萌生了回国效力的想法。

  正所谓郎情妾意。来自方方面面的你情我愿的信息,鼓励了国内的机构、企业以及各级政府。2008年12月5日,“上海市赴英美招聘高层次金融人才招聘工作团”起程赴英国伦敦金融城、美国芝加哥、纽约招聘金融人才。此次活动由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金融服务办公室联合组织,共有27家金融机构参加招聘,发布中高端招聘岗位计15个类别170余个职位。与此同时,苏州、杭州、南京、深圳等城市都在积极准备,到海外“敛才”。

  海外“敛才” 馅饼?陷阱

  “就收入、发展前景而言,中国还是具有一定诱惑力的。考虑到中国税率低于美国,因此,以税后收入计算,中国工资水平与美国差不多,而且回国后的职位通常会高于美国;中国汽车市场处于高速发展期,企业运营相对稳定。”一位从福特汽车回国的研发高管这样说。

  “在华尔街我是主管,但我是在给人家培养人,不是在给自己做。”2008年9月从华尔街归国的某财务公司主管这样说。

  与上述利好不同,这些年,随着海归越来越多,我们也耳闻目睹了不少的唱衰事例——2006年4月,中行全球招聘的首席风险官董乐明由于“个人原因”提出辞职,引发业界关于国际人才是否在中国“水土不服”的争论。

  邱子磊,中海油前首席财务官,毕业于麻省理工大学,并获得美国得克萨斯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曾是一名优秀的投资银行家。2001年3月,邱加盟中海油,成绩斐然。然而,四年后,他却没再与中海油续约。此举引得外界议论纷纷。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