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怎样守住18亿亩耕地的底线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11:39 大众网-大众日报

  怎样守住18亿亩耕地的底线?

  盛刚 -大众时评

  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近日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保持18亿亩耕地,是一个“底线”,是一个不能再少的数字。更是一条“红线”,谁都不能碰。耕地保护战只能胜不容败。

  保持18亿亩耕地,事涉国家粮食安全、社会和谐稳定和长远发展,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问题是,18亿亩耕地必须守住,能不能守得住?怎样才能守住?

  提出“必须守住”,是因为,这条底线面临失守的危险。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要发展,城镇要增加,人口要增长,生态要保护,给耕地保护带来的压力相当大。

  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很少有人对此持有异议,相关的努力也一直在进行。比如说,对违法占用农村集体农用地的主要形式之一的“以租代征”现象,早在2005年8月,

国土资源部就下发紧急通知强调,严禁“以租代征”,擅自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依法严肃查处“以租代征”违法违规用地行为。而且,现行法律、政策自始至终对“以租代征”也没有松过口。但实际上,许多地方对“以租代征”并没有采取强有力的预防纠正措施,今年开展的卫星照片对照执法检查结果也表明,前一个年度的违规违法用地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当下,9月中旬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的全国土地执法百日行动硬仗正在进行中,人们关注,违规违法行为是不是能得到惩治。

  按理说,发展是硬道理,保护耕地是为了保障发展,两者并不矛盾。现实却并非如此。受制于当下的政绩和眼前的利益,地方在发展经济与保护资源上特别是保护耕地的积极性上存在明显反差,这些反差增加了国家实施保护耕地措施的困难,直接导致了耕地资源、农民利益的受损,违法案件的增多。按国土资源部官员的话说,凡是性质严重的土地违法行为,几乎都涉及地方政府或相关领导。如果地方政府在征地上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以及追求政绩冲动的基本情况不能得到根本的改观,红线屡屡被碰,而“占地—整顿—查处—检讨—补办手续—合法化”的循环又总能持续,我们的担心就不会是杞人忧天:18亿亩耕地确实有失守的危险。

  因此,坚守耕地底线,需要多管齐下、从长计议。但对那些违规违法用地仍然相当突出的地方,当务之急是加大土地执法力度,违法必纠,执法必严,而不能总搞什么下不为例。事实证明,若查处不到位,非但起不到震慑和警示作用,反而成了违法者大胆效仿的样板。从落实责任的角度考虑,必须将耕地保护、环境保护等纳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规范土地出让收支管理,严格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用严格的法规和刚性的制度来管住地方政府的“掠地”冲动。同时,也要调整利益机制,提高征地成本,征地补偿安置必须确保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