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物业税之辩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1月05日 09:48  国际先驱导报

  逾三成被调查者支持实行物业税;六成以上的被调查者支持对豪华住宅或者多套住宅提高物业税征收比例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乔思伟发自北京 日前,国家税务总局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目前正在积极稳妥进行物业税出台前的准备工作。据悉,明年有望选择部分城市进行“试运行”。

  物业税也叫不动产税,旨在将现行的房产税、城市房地产税、土地增值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收费合并,转化为房产保有阶段统一收取的物业税。要求其所有者每年都要缴付一定税款,而应缴纳的税值会随着其市值的升高而提高。即:把现在买房子时需交的税,放到买房子后按年交。一般来说,物业税都会设置一定的起征点,并对面积不大的自住房实行少征或者免征方式。

  为了解民众对物业税的看法,《国际先驱导报》联合新浪网进行了网上调查。截止到10月31日零点,共有近三千人参加调查,在被调查者中,有54.45%的被调查者表示“不欢迎征收物业税”,原因多种多样,不仅仅是担心养房成本增加的问题。南京的王先生说:“物业税的出台会使政策失去连惯性,导致今后市面上会有两种房子:出台时间以前所购的房子不交物业税,之后的房子需要每年交税,这可能会搅乱市场。另外,如果房价不像预期那样有一定程度地下降,那大家都会争着去买二手房,二手房的价格会提升,对居民的生活会产生影响,因此出台物业税应该慎重。”

  在被调查者中,有34.9%的被调查者明确表示支持。支持者认可征收物业税促进社会公平的目的。海南的薛先生表示,物业税首先会提高持有或囤积房产的成本,对抑制炒房作用较大,这样可以缓减住房资源的紧张,住房资源增加了,房价才有下降的可能。

  还有不到5%的被调查者心情“矛盾”。北京的吴先生表示,房价能否由于物业税的征收而下降还不好说,因为房价最终是由市场供需决定的,现在对房子的需求这么高,房地产商怎么可能愿意主动降低房价?

  面对“征收物业税时是否可以对豪华住宅或者多套住宅适当提高征收比例?”的问题,60.67%的被调查者表示支持。北京的耿先生认为,不动产的拥有,是一种资源的占有,现在土地资源这么紧张,大房子就占用了基本用度以外的资源,税收原理就是资源占用越多的人就应付出越多的税,这才符合社会公平。

  但也有32.49%的被调查者认为应该给予这样的住宅同等税收待遇。北京的黄先生认为如果对富人的大房子提高征收比例的话,这种区别对待有“杀富济贫之嫌”。

  在调查中,一些大宅业主的态度耐人寻味,范先生在海淀万柳拥有一套高档大面积住宅,在了解物业税相关情况后,他表示不希望实行物业税,因为如果物业税每年按1%收取的话(国内有专家建议物业税的税率为0.8%),这笔开销是不小的,一幢150平米大的房子,每平米现值将近2万,一年养房子的费用要比以前增加五六万,而且每年缴纳的税值随着市值的升高而提高,住大房子的人就更不愿意了。范先生说:“住豪宅的人挣钱也不容易,富人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涉及自己的利益付出,如果物业税与以前比增加负担的话,肯定不乐意。”

  明星难逃物业税

  物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不同,无论你有多少套房子,都会有明确的房屋登记所有人,因此要想偷逃不太容易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李金金、周彪发自北京 对于本报调查中,接受调查者提出的关于物业税的种种问题,《国际先驱导报》邀请了各领域的专家一一作答。

  规范纳税

  一些富豪、明星等富裕人群在缴纳个人所得税时出现了偷逃现象,如果实行物业税,如何规范他们的纳税行为?

  北京大学房地产法专家楼建波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很多明星由于收入成分复杂,因此给他们偷逃税制造了便利。但物业税和个人所得税不同,无论你有多少套房子,都会有明确的房屋登记所有人,因此要想偷逃物业税不太容易,目前也不需要专门制定针对这一群体的相关法规。

  楼教授同时表示,从技术层面和法理层面上讲,物业税都没有问题。征收物业税是从局部对资源分配的调整,不会同现有法律矛盾。不过,征收物业税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实施起来一定要谨慎。

  消除阵痛

  物业税的征收对中国到底有什么好处?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教授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好处有许多种,一是给政府增加收入,再有就是能够抑制人们多购住房。现在是在买房子时候有税,属于阵痛。物业税则是让人们在买房后不断地疼,这样的话人们就不会多买房了。物业税的出台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限制空楼、黑楼闲置。”

  朱青教授表示,目前在我国征收物业税还面临很多问题,有很大难度。他归结为三点,一是要制定一个科学的免征额;第二点就是要对下岗、失业和低收入的群体找到一个好的解决办法,不能使这部分人生活受到损失;第三点就是怎样能够科学合理地对房子价值进行评估。

  并非仇富

  对豪宅征收高额税收,是不是出于仇富心理?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李迎生教授否定了这种观点。他认为这是理性的声音。“富人占用的房产资源过多,让富人多交税是调节资源合理分配的办法。”

  他指出,住房差距是中国社会现在所面临的矛盾之一,这个矛盾对社会影响很大。住房差距会加剧贫富差距的两极分化,普通百姓买不起房,没有属于自己的家,而居住是老百姓最大的需求。如果居住问题长期解决不了的话,从小的方面说会使老百姓无法安排正常生活,工作缺乏积极性;从大的方面来讲会使老百姓对政府执政能力产生怀疑,久而久之会对社会稳定带来不利影响。现在政府已经看到这点,正在加大提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力度,这说明政府已经在努力解决这方面问题。

  对于有过半的人反对征收物业税,李迎生说这是由于老百姓现在可能还不太了解物业税,其实物业税是把税收的保有环节改为分期、逐年支付的方式,只不过是方式的变化。现在的不理解主要原因是由于政府还没有出台相关政策,如果政府正式出台物业税的话,相关的问题都会都应该解释得很清楚,老百姓心中的疑问也会解除。不管怎么样,物业税出台总的出发点是为了保护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利益,这个问题解释清楚了,老百姓是会放心的。

  国外物业税征收规则多

  法国征收物业税时,60岁以上的老人、鳏寡孤独以及领取低保的人、残疾或丧失工作能力者等都可享受免税待遇

  国际先驱导报实习记者李瑞发自北京 “对于征收房地产税(相当于中国即将推行的物业税),民众并没有什么抵触情绪。”岳嵩是加拿大籍华人,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加拿大,征收房地产税和其它财产税是市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市政府会将这些税款用于学校等公共设施建设,服务大众。”

  他还介绍说,在美国,缴纳房地产税可以降低个人所得税,比如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由于当地有石油,人们收入都很高,房子很好很大,政府税收主要就是通过征收房地产税来实现,个人所得税并不高。

  物业税征收三原则

  物业税在各国名称不尽相同,有的称“不动产税”,如奥地利、波兰;有的称“财产税”,如德国、美国、智利等;有的称“地方税”,如新西兰、英国、马来西亚等。

  从税负水平来看,各国基本上坚持“宽税基,少税种,低税率”的原则。

  宽税基,是指除了对公共、宗教、慈善等机构的不动产实行免税外,其余的均要征税。

  少税种,是指设置的有关房地产的税收种类相对较少。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税种复杂而导致的重复征税;另一方面,可以降低税收征管成本,提高税收效率。

  低税率,是指国外房地产税率一般都不高。目前美国各州的平均税率为1%~3%。

  自住房减免税措施多

  许多国家在物业税的立法、政策方面都有减免税的内容,对满足居民基本需要的住房给予优惠。

  在法国,60岁以上的老人、鳏寡孤独且不用支付一年财富税的人、领取低保的人、残疾或丧失工作能力者等都有完全免税待遇。另外,由于法国是按户交居住税,所以如果合住的人收入低,也可以连带享受税收减免政策。

  在美国明尼苏达州,房地产税退还的条件是:单身家庭年收入在91120美元以下;有5个或更多成员的家庭年收入在110920美元以下;有5个或更多成员的老年人或残疾人家庭年收入在114220美元以下。

  价值评估是难点

  各国在征收物业税时也存在一定问题。岳嵩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在加拿大,很多农场周围环境非常好,因此吸引了很多富人购买房产,这就抬高了周边房价。政府在收缴房地产税时往往以房产的价值为参照标准,这样会引起这个农场农民的不满,他们认为自己不应该承担如此高额的房地产税。”

  中国人民大学财金学院财政系主任朱青教授则表示,美国物业税的征收在评估方面出现过许多问题,所以评估是推行物业税的难点。究竟由谁来评估,税务局没有这个力量,要去找中介,中介能不能做到科学、合理、公平,这都存在问题。

  在美国和加拿大,也有针对评估争议的解决机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向估税官提出申诉。如果申诉人不满意估税官做出的决定,他们可以以某种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上诉,而仲裁委员会可能是一个公民陪审团,也可能是处理上诉事宜的州制宪委员会或者其他形式的准司法机构。最后,如果申诉人仍然认为其财产价值没有得到公正的评估,他们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