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亚洲金融危机警示不应忘记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02日 02:32 第一财经日报

  今天,是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十周年。

  对经历了那场危机的国家和地区来说,十年前的遭遇不可能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对依靠严格的金融管制和恰当的防范措施免遭劫难的中国,也不应忘记严肃的警示。毕竟,触动十年前亚洲金融危机的主客观因素并没有完全消除;特别是从目前的国际国内形势看,金融风险正在危险的平衡之中不断孕育着。

  十年前,那些经历了金融危机的国家和地区大多有如下特征:一是属于后起的发展中阶段,在经济上奉行赶超式发展战略;二是在自身经济金融体制不完善、不稳固的情况下,实行超前的资本自由化政策,因此金融危机大都肇始于货币危机,进而在传导中恶化为大规模、急剧破坏性的区域性金融危机;三是都受到了国际投机资金的冲击和倒逼;四是其国际收支结构和金融资产负债结构不同程度地存在“双重错配”问题,即这些国家和地区在国际收支结构中,金融资产都存在着币种错配问题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五是每次金融危机发生时,旨在维系全球金融系统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的IMF等国际金融组织,在危机处理上都存在明显的失当行为,从而进一步恶化了危机,加剧了危机的破坏性;等等。

  不过,金融风暴在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频繁发生,很难通过上述的分析得到完整的诠释,这类搅局有着更深的含义。

  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产业分工的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所形成新的不对称依赖的“中心主导与外围从属的国际经济体系”,它是当前金融危机产生、发展的现实基础。处于主导地位的发达国家更多的是通过金融资本来巩固和控制主导权。这使得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政府自主调控经济的空间越来越逼仄,其应对金融风险的能力和手段也就显得越来越有限。

  其次,经济金融的全球化与当前以国别货币充当世界货币为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本身所存在的角色错位,是过去和今后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制度因素。当前,美元作为国际主要的结算和储备货币,承担了世界货币的职能;然而,美联储立足于国内经济的货币政策实际上进一步加剧了整个全球金融和经济的动荡。这种经济金融全球化与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对等化配置表明,金融风险事实上离我们并不遥远。当金融风险逐渐显现时,目前支离破碎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难有大的作为。

  再次,不论是曾经发生的金融危机,还是当前潜伏的金融危机,根源都出自虚拟经济。与过去发生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实体经济不同,当前的金融危机几乎是直奔主题,直接冲击金融市场。因此其破坏性更大,来势更迅猛。

  令人不安的是,从目前的国际、国内背景看,引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许多因素不仅没有得以改善,而且还有不断聚敛的迹象。

  就中国来讲,国内金融体系尚不完善;微观金融企业虽然初步释放出了改革能量,但仍未由形似转变为神似,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资产配置和定价水平仍然不足;国内金融监管越位、缺位和不到位问题仍然严重;

外汇储备虽然位居全球第一,但币种错配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依然突出,中国当前仍然面临着债务短期化风险;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上还占据绝对的地位,实体
竞争力
构成比较单一。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日益不合理的资本——劳动力分配制度和亟须调整改革的财税制度下,国民收入过度向资本和政府的聚集,一方面带来了难以扭转的高投资率,另一方面也不断把国内

房价和股价等资产价格推到高泡沫风险的边缘。一旦中国的贸易环境发生突发性事件或金融市场出现结构性资金紧张等问题,国内发生金融风险的可能性不容小觑。

  就国际市场来看,当前几乎全球所有能够炒作的资产都不同程度地出现高估,有的令人触目惊心。国际金融市场借助各种金融创新技术和金融衍生品不断激活创造出大量的货币流动性,这些金融创新工具使得美国等国家能够把大量的国内虚拟资产贩卖到全球,从而也把资产的高泡沫风险扩散至全球。显然,从这个角度看,当前金融风险一旦被刺破,其破坏性和影响力将远超过当年的亚洲金融危机。

  因此,对于在不断制造和孕育中的金融风险,调控者不能对资产价格泡沫心存侥幸,认为金融市场会自动消肿,自由矫正。否则,全球金融市场将像一个被拉过头的弹簧,失去回弹能力。

  相关报道:

  亚洲金融危机能否使我们更聪明

  中国反思亚洲金融危机加强金融改革 

    亚洲金融危机十年祭:警惕幽灵重现

    永远值得警醒的亚洲金融危机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