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正文
 

日本制造怎么了 中国制造差距有多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12月27日 14:08 人民网

  2006年,日本企业频出事端,日本制造怎么了?2006年,LG大张旗鼓地重回高端,韩国制造在做什么?2006年,中国彩电企业进退两难,拼成本地吆喝平板电视,惊恐地看着CRT彩电市场份额一点点萎缩,中国制造还欠缺什么?

  -3C圆桌·IT年终稿反思篇(一)

  - 特邀嘉宾

  禹南均:LG电子大中华区总裁

  罗清启:帕勒咨询董事,多家跨国

  电器企业中国发展顾问

  沈闻涧:家电研究人士

  日本制造怎么了?

  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可谓“日本制造”的尴尬年,索尼、佳能的相机质量问题,笔记本电池问题,NEC手机退出问题,大家都在问,日本制造怎么了?你们觉得问题出在哪?再多问禹总裁一句,韩国制造如何规避此类问题?

  沈闻涧:日本制造业并未退步,只是以韩国、中国为代表的制造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当然,日本制造业进入中国多年,只是将中国作为日本制造的一种延伸,日本制造的本土化浮于表面,停留在少数环节上,也是造成了其目前尴尬现状的一个因素。

  罗清启:如果把日本制造看成是一个品牌的话,那么它的最大内涵应该是高质量,这是日本的汽车、电子等关键产业用了几十年打造的一个集群性品牌。电子制造业是支撑日本制造的支柱性产业,这个产业中的诸多主流企业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意味着“日本的制造能力”出现了问题,这无疑将侵蚀“日本制造”这个集群性的金字招牌。我认为问题出在观念上,一家公司出现产品质量问题只能说明一家企业的问题,企业群体出现质量问题则肯定是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观出现了问题——对产品制造能力的要求变得松弛了。

  禹南均:以我个人看法,一个企业暴露某方面的问题,有可能是多个环节的相互作用。中国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特点鲜明,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都有很强的风险意识。LG电子也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保持强有力的竞争力,这样才能持续发展。我们自1993年进入中国,已经在研发、生产、经营、人才等各方面都实现了高度的本地化,实现了市场开拓与品牌塑造的目标。在目前的品牌提升阶段,我们也仍然坚持本地化与国际化并举。

  中国经济时报:一系列问题是否意味着日本制造的衰退?

  罗清启:我敢肯定的是它不是在进步。日本电子制造业出现质量问题是日本制造萎靡的自证;此外韩国电子制造业的迅速崛起应该是日本电子制造业精神不振的一种他证。索尼是日本电子制造业的符号性企业,三星是韩国电子业的符号性企业。在世界竞争最激烈的美国市场,三星的品牌动力与技术动力已经超过索尼成为第一,这是前所未有的,我不知道日本制造出了什么问题,但知道韩国制造解决了发展中的问题。

  沈闻涧:不进则退,日本制造业必须推进本土化战略的实施,不仅是生产制造环节,还要延伸至市场营销、消费者理念等环节上。

  韩国制造在做什么?

  中国经济时报:正如罗先生提到的,就在日本制造频出事端的同时,我们看到了韩国制造风头渐劲,此前是三星,今年,我们又看到了LG的积极变化。之前LG的产品,价格一般比其他国外品牌略低,而又高于国产品牌,这一切在今年发生了变化。“左右时间”功能的平板电视,均价比一般功能的平板高出2000元上;“气质”洗衣机上市,系列产品的售价在1.2至1.8万元;2in1空调,售价也在1.2至2万元之间。特别是那款巧克力手机,赚足了眼球。如何看待韩企的这个变化?

  沈闻涧:我觉得韩企很聪明。日企进入中国以上游制造环节为突破口,强调品质;韩企则将转向了末端的市场和消费者,突出产品的个性化,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一些韩企对中国消费者心理、喜好的研究甚至超出了本土企业。

  罗清启:韩国公司出现的变化不是表现在价格创新上而是产品对日本电子产品的超越,价格的变化是韩国电子制造业崛起的标志,是其制造能力大幅度提升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开始。支撑某国制造的是一群人与培养这群人的机制,一群人代表了某国制造的当下水平,机制是某国制造竞争力水平的保障。韩国电子制造业的强劲发展势头证明了韩国国家竞争战略的正确。

  中国经济时报:向禹总裁求证,LG凭什么将价格卖这么高?为了卖这么高的价格,LG此前做了哪些准备?

  禹南均:今年起,我们开始全面推行“蓝海战略”,高端产品成为我们的投入重点。通过以上这些高端产品,我们向中国消费者提供了差异化价值,比如,“左右时间”平板电视的暂停、继续和回放电视直播的功能,“气质”蒸汽洗衣机所具有的业界首创的蒸汽洗涤功能等。

  为了确保差异化的产品竞争优势,除研发外,我们在在事业模式、流通渠道、制度以及人力等方面,实现了相应的变革。事业模式方面,实现了情报通信和家电营业部门的分离,建立了大分公司体制,专业性和集中性大为加强;流通渠道上,我们将主要力量集中在能够卖出高端产品的大城市。同时,全球化人才培育成为我们目前人才培养的重点,GlobalJobTraining和商学院培训已经在中国地区展开,它将帮助我们LG电子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和思维的企业核心人才。

  中国经济时报:从目前情况看,韩国企业在华投资很大,LG差不多所有的产品线都在中国落户了,过度倚重中国市场,有无风险?如何规避?

  罗清启:这是一个企业全球化的时代,企业要强化自己的竞争力必须强化在全球不同市场当地的竞争力。过度倚重任何一个单一市场都是有风险的,规避风险的办法是均衡全球重点市场份额的权重。但是,像中国这种迅速发展的市场将是支撑全球大企业的未来发展的重点,侧重投资也是有必要的。

  沈闻涧:如果说存在风险,那应该是在市场竞争中面对中国企业、以及其他海外同行的挑战,必须不断调整竞争手段和发展策略。

  禹南均: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率是全球最快的,也保持着平稳的发展势头,同时中国市场的消费潜力也是巨大的,这一切都使我们对中国市场充满了信心,我们在中国的业务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截至11月份,中国工厂所生产的所有产品大概在90亿美元左右,出口和内销的比重是85∶15。换句话说,到目前为止,LG电子中国的事业主要利润来源仍然是出口这部分。根据规划,我们将在2010年把内销比重提升到30%,从而提高整体的销售目标和利润,我们的理想比例是各占50%。

  中国制造还有多大差距?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彩电企业目前面临两难,热烈吆喝平板彩电,但又希望能控制平板的速度,因为平板的销量提升,意味着CRT彩电份额的萎缩。中国彩电企业出路何在?

  沈闻涧:无论是CRT还是平板,对于国内企业而言,必须要寻找到可持续盈利的模式。出路就在中国本土市场,支撑则是国内企业原先建立起来的竞争优势体系。

  罗清启:CRT彩电是利润的主来源,平板彩电则是下一个新市场,不在平板电视上投入资源将丢失未来的市场,在平板电视过快地投入资源将丢失现在的CRT市场。其实,中国彩电的出路既不是CRT也不是平板,因为我们在这两种产品上的利润已被锁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这是中国彩电制造缺乏创新能力的结果。中国彩电业的出路在产业创新能力上——发展出主导全球彩电技术的产品,抽出更多的时间考虑如何在未来行走,而不是在老路上选择走法。

  中国经济时报:韩国企业有无类似苦恼?

  禹南均:就行业发展而言,尽管平板显示取代CRT是必然,但是中国消费群体层次较多,按市场份额来看,CRT的市场空间还是相当大的,特别是在三、四级农村市场。早在2001年行业都在关注CRT电视的时候,LG电子第一个将

等离子电视介绍给中国用户并很有预见地做推广工作。随后,我们在等离子电视和
液晶
电视领域双管齐下,掌握了双项核心技术,走到了行业前沿。同时,我们在沈阳的工厂也还在生产CRT电视,主要用于出口。目前,LG等离子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17个国家保持着市场占有率第一的销售业绩,并计划到2007年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实现第一。

  中国经济时报:如果作一个大致排序的话,在消费电子领域,是日-韩-中,那么现在韩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差距大概是多少?中国企业迎头赶上的路径在哪?

  禹南均:在消费电子领域,韩国企业与中国企业的技术差距正在逐步缩小,总的来说,韩国企业的技术优势已降低到2-3年。我觉得,韩国企业目前的领先,有着历史性因素,因为韩国企业研发历史较长,积累的技术经验也比较多。

  就LG电子而言,除了以合资方式建设工厂、将先进技术引进中国之外,我们还与一些中国企业展开技术合作。去年底我们推出的3G三模手机,就是由LG电子中国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采用了合作伙伴中国凯明公司的TD-SCDMALCR芯片,并集成了LG电子在全球WCDMA手机的成功商用技术,推出后的反响相当大。

  沈闻涧:我们与韩国企业在技术实力上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他们的研究已经从末端产品深入到基础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并且依托基础领域的核心技术,实现了在产品上的全面创新,并具备了引领产品发展潮流的能力。而国内许多企业还停留于产品外观、功能的简单革新和模仿。

  罗清启:不同国别的技术差距并不表现在产品上而是创新能力上。其实,中国、韩国从产品表面看技术差距非常小,但是咫尺之间的差距我们一直却追不上,原因就是

中国电子制造业的创新机制仍然未建立起来,因此中国企业的出路有赖于政府与企业互动推出良好的创新机制。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