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评论 > 发改委30日起上调电价 > 正文
 

电力巨头亏损 于是电价涨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7月01日 17:12 信息时报

  这一届世界杯的一大特色,就是冷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能的任务:只要是传统强队遭遇足坛新军,其唯一结果就是弱肉强食。富的更富,穷的也更穷,“马太效应”在足球场上反映出来不是头一次了,而在这个时髦名词的发轫领域,更是应验不爽:“发改委特急文件调电价,全国电价今起每度涨2.494分”(新华社6月30日)。

  “某市电厂抄表工年薪十万,补贴名目繁多数额不菲”(《第一财经日报》6月26日
)的新闻犹自震撼,这次涨价后,读者更不免既艳羡又嫉恨地嘀咕:那个抄表工,收入又该往上提了吧?

  据说,这次煤电价格二次联动在千呼万唤中出台之后,发电企业还在嘀咕着“涨得不够”时,

化工、电解铝等高耗能行业,只能无奈地再次唱起“为什么每次受伤的总是我”,而煤炭企业则一阵窃喜:“明年电煤再提提价吧”。然而奶酪被动得更多更狠伤得更深的恐怕是老百姓:根据已披露的信息,企业用电调整幅度最高的为山东的2.09分/千瓦时,而文件又称,由于库区移民等原因,大部分地区居民用电价格也将上调。其中已经召开听证会确定居民用电价格上涨的省份,最猛的已经达到1毛多。较之于企业用电的调整幅度,我们很有必要质疑,这真是所谓的“电力改革的理性前行”吗?

  又据说,本次调整上网电价主要是解决煤价上涨和出于环保考虑进行的电厂脱硫改造等矛盾。电力企业的成本提高了,一些电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亏损,这是事实。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市场规律,调整电价,看起来是理所当然的。问题在于,在“电力行业职工人工高福利好”与“全行业亏损”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表象得以同时成立,这一有中国特色的荒谬世相前。为了解决企业亏损问题,就总是像色狼一样贪婪地盯着电价上调,而不是从电力行业内部管理、职工收入等环节上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能让消费者服气?

  如果说这一次

世界杯是因为票房的需要而更加显得“血淋淋”。那么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马太效应”,则证明在市场化的过程中,由于相关体制的不完善所形成的运用非市场化式获得财富和权力的垄断利益集团,正以其庞大的规模形成了空前强大的攻坚(对政府)和防御(对民众)能力,甚至有足够的能量影响国家政策走向。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有了光。石油电力巨头说:“我在亏损”,于是涨了价……且让笔者梳理一下这个“逻辑论证”得以“圆满”的过程。

  国家发改委今年3月发布的《电力行业2005年运行分析及2006年趋势预测》中称:“全国火力发电企业负债率上升,经营状况有所恶化。”这份被解读成“全行业亏损”的报告高调出台,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很多网民当时就看出了用意——说到底,就是为了让高收入的电力企业职工更上一层楼寻找理由。

  因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显示,去年实施首次煤电价格联动后,发电企业利润自去年7月份开始实现连续同比正增长”(《中国证券报》6月30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虽然指出“电价要随着煤价的升高而做适当的调整”,但也承认“今年上半年,发电企业的效益有了很大的改观,他们对目前的状况表示满意”(人民网6月8日电)。而在这次电价上调后,一电力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调整弥补了去年煤电联动不到位和今年电煤合同涨价给电力企业带来的缺口。但由于受到电价总水平控制等因素影响,调整幅度低于原测算方案(《新京报》6月30日)。言语间很有非礼得逞后意犹未尽的猥琐味道,就差舔舔舌头了——在他们眼中,消费者就是衣不遮体的无辜弱女子。

  事实上,双方力量不成比例,没有公平进行利益表达、利益博弈的基本条件。数量更庞大的公众却因缺乏话语权而完全是一盘散沙一筹莫展,只能高喊:让剥夺来得更猛烈更彻底吧!而在利益平衡机制中该起作用的部门却只顾着投鼠忌器,这从某位赤裸裸为涨价叫好的网友其发言可以窥见端倪:“把我们基础产业打碎了对谁都没有好处,垄断不是行业发、输、配电自然垄断,而是政策垄断。”一边高喊要解决垄断造成的分配不公贫富不均的问题,一方面又不断给垄断行业“喂糖”:这是最让人郁闷、愤怒、乃至绝望的!强势垄断利益集团的利益已经有充足的代表了,发改委什么时候也能考虑一下普通百姓的苦衷,尽量避免刺激百姓特别是穷苦百姓脆弱的神经呢?

  化解足球场上的“马太效应”,有自认“无知便无畏”的业余球迷开出药方:“要让一个足球弱邦强悍起来,不是给它划一块居留地保护起来,而是让其经受更激烈的风雨”(《齐鲁晚报》6月30日)。而要给“垄断利润和腐败成本高企”破题,短期而言,“三峡458亿度计划外水电将如何消纳?”(南方网6月17日)的现实设问,将压迫国内电力市场的理性重构。而从长远来说,早有论者指出:如何把内部人控制的改革变成为社会公众参与的改革,让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参与到改革的过程中来——这是电力改革成功的保证,也是进入深水区的改革必须采取的路径。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栏目。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