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时评 > 关注东北 > 正文
 

变管理人才为经营人才 警惕人才远离制造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8日 10:43 时代商报

 

  ———本报专访省人才研究所所长姬养洲

  辽宁省现有专业技术人才199.8万人,两院院士57人。在全国“六大”人才高密度区中居第五。但GJ模型测量结果显示:辽宁人才使用效益却是-0.35,而江苏是+0.66,浙江是+
0.81,广东是+0.90。

  其中维修电工供需缺口为1:2,机械设备工供需缺口为1:7,数控铣工的供需缺口高达1:21,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人才尴尬。

  11月3日记者来到辽宁省人才研究所,就如何走出人才困境,采访了该所所长姬养洲。

  变人才大省为人才强省

  记者:前不久沈阳召开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工作座谈会”,会上许多专家认为辽宁是一个人才大省,但不是人才强省,更不是人才经济强省。

  姬养洲:的确是这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有来自全国各地80多位专家,与会的多数专家认为,辽宁的人才工作是做出了很大成绩的,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些工作与其他省份相比,是有一定差距的。

  记者:哪些方面存在差距?

  姬养洲:这些专家是从3个方面来分析的。一是人力人才资本总量较低。辽宁人力人才资本总量2000年底是2860亿,占全国人力人才资本的3.4%,但是江苏却占6.7%,是辽宁的2倍,浙江占7.0%,广东占8.9%,接近于辽宁的3倍。

  二是从从业人员人均人力人才资本量来看,辽宁是15800元,江苏是16000元,浙江是22000元,是辽宁的1.4倍;广东接近20000元,是辽宁的1.25倍。

  三是从人才使用的效益来看,辽宁是-0.35,江苏是+0.66,浙江是+0.81,广东是+0.90。

  记者:这里怎么还有正负数?

  姬养洲:这是用人才使用效益GJ模型来测算的。测量值大于零的话,属于人才的使用效益发挥得比较正常;发挥得不正常就是小于零。

  记者:这是不是说明辽宁要成为人才经济强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姬养洲:人才强省有3个发展阶段:从人力资源大省到人才大省;从人才大省到人才强省;从人才强省到人才经济强省。现在辽宁仅仅完成了第一个阶段的转变,即从人力资源大省向人才大省的转变,由人才大省向人才强省迈进才刚刚开始,而上海、浙江、江苏,正在向人才强省的中后期过渡,特别是上海,已经开始向人才经济强省转变。

  政府“拥”才企业“缺”才

  记者:我在一个材料上看到您的一篇文章,文章把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人才工作出现的问题归纳为“十大”差距。

  姬养洲:这也是不久前中国人才研究会组织全国人才专家,在沈阳召开的振兴老工业基地人才工作座谈会的一个成果。我是把各位专家之言综合为人才发展导向错位、政府管理成本意识差、机构改革不到位、整合资源力度不够等10个方面的问题。

  记者:这里什么问题最突出?

  姬养洲:人才发展导向错位,是最突出的问题。振兴老工业基地,重点在企业,关键在人才。现在我们的不少做法,是把一流人才引向党政机关,发展方向是“仕”途。相反,企业的骨干人才流失严重,优秀人才不愿意到企业发展。比如:近年来,省及沈阳、大连、鞍山花巨资把上千名优秀年轻人送到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读MBA,回来后绝大多数到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就连从企业去的,也不回去。

  记者:现在人们对“离制造业”现象越来越关注,辽宁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但现在人们找工作都不愿意到工厂,不愿意到生产一线。

  姬养洲:这种人才结构错位在辽宁是比较突出的。据我们调查,辽宁专业技术人员68%在事业单位,其中正高职称人才98%在事业单位;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57%在机关和事业单位,我省14个城市中,机关的工作岗位需求不到1%,但是大学生就业时首选政府机关的却占60%以上。

  记者:是不是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人们都只好涌向政府机关?

  姬养洲: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据人才与劳动力市场提供的统计显示,维修电工的供需缺口为1:2,机械设备装配工的供需缺口为1:7,焊工、机修钳工的供需缺口为1:8,数控铣工的供需缺口高达1:21。阜新、锦州、朝阳等市的国有企业反映已有30多年未分进大学生,失去人才支撑的企业如何得以振兴。

  人才“离制造业”的危害

  记者:这种“离制造业”倾向,有哪些危害?

  姬养洲:首先是人才浪费。我省人才总量不少,但由于结构不合理,浪费多、闲置多,仍属于人才穷省。而一些具有相对优势的部门在人才使用上却非常奢侈。大量人才聚集在政府和机关,不断拓宽政府或机关工作的内涵和外延,让一些简单的行政性、事务性的工作屡屡“上台阶”、“上水平”。政府和其他机关多做了不少的事,人员直线上升,屡屡降不下来,政府开支加大,成本过高,行政管理费增长率成倍增长,造成政府、社会、企业负担过重。

  人才结构错位,重创的是企业。企业无法拥有本地区一流的人才,企业发展缺少后劲,没有效益,企业处于恶性循环之中。

  变管理人才为经营人才

  记者:前不久沈阳市市委、市政府连续下发了《关于加快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的若干意见》,您认为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关键要解决什么问题。

  姬养洲:人才资源向人才资本转化的一个关键环节或途径就是经营。人才资本是最具活力的资本,但这种资本需要通过经营实现其保值、增值。对人才资本的使用能否带来超过对其投入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人才资本经营的效益上。必须把对人才的管理转为经营。

  记者:现在我们有些领导把建立一个人才市场,搞几个招聘大会就当成人才经营了。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姬养洲:我认为那只有人才交易,并没有人才市场。比如,沈阳很难见到几个高级猎头公司。另外,在人才资源的配置上,政府也没有完全放开,50%以上的人才资源特别是高级人才资源的配置权仍掌握在政府手中。在这方面,深圳就走在我们前面,他们把过去归政府任命的公交集团、水务集团的老总岗位拿出来面向海内外招聘。我们这里根本做不到,还在走组织部门考核,政府任命的老路。

  记者:政府应当怎样经营人才?

  姬养洲:首先要更新观念。不要认为资金、项目、土地、厂房、设备是资本,而人的知识、技术、能力就不是资本。对现有人才不开发、培养;对紧缺人才不招聘引进;对人才浪费现象不优化转换,甚至把人才作为包袱。

  其次,要改变依靠“红头文件”开展人才工作的习惯,通过一切法律、政策、措施鼓励、提倡、保护人才创业,到经济和社会第一线去创造财富。再次,要优化人才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为人才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时代商报记者王玮

  更多精彩评论,更多传媒视点,更多传媒人风采,尽在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欢迎访问新浪财经新评谈频道。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人才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阿拉法特病重
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第六届孙子兵法研讨会
有影响力企业领袖评选
2004福布斯中国富豪榜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加息后如何买房还贷
楼虫帮您买楼支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